“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作者 | 孟臣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無意中刷到了一個兩兄弟在爸爸那裏告媽媽狀的視頻,忍不住為爸爸點贊。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哥哥:

她只顧及自己不顧及別人(小眼神瞥了弟弟一眼,請求援助),我只是覺得她講話的語氣可以對我好一點。

弟弟補刀:

對呀,我這次也認為是媽媽的錯,其實有些話説出來挺傷人的。

爸爸拆招:

但是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呀,為什麼要別人來要求你呢?

是你自己沒做好,媽媽才會發火的呀!如果每個人都不願意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那這個社會不就亂了嗎?

弟弟:

爸爸,那為什麼你總幫着她説話呢?不能教育一下你老婆嗎?

爸爸依然臨危不亂:

我覺得她今天做得挺好的,對於媽媽的工作,爸爸表示支持和贊同。

在你們做錯事的時候,我並沒有進行干預,結果她進行了干預,我還要去唱反調?

在教育你們倆的問題上,我和媽媽的觀點是一致的。

不得不説,兄弟倆遇到了媽媽的最強盟友。

在孩子眼裏,爸爸常常比媽媽好説話,所以,當孩子在媽媽那裏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時,就會向爸爸告狀。

爸爸,媽媽又不讓我看電視了;

爸爸,媽媽又不給我吃冰激凌了;

爸爸,媽媽又不讓我玩遊戲了……

在這種時候,爸爸一定要堅決支持媽媽,要統一戰線,要告訴孩子家裏媽媽最大,媽媽説的是對的。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心理學上有個手錶定律

當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時,他可以準確地掌握好時間。當他戴着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他就無法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時間把控的信心。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若再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干涉和溺愛,最終傷害到的,其實是孩子。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為了兒子的教育問題頹廢了不少。

兒子才三歲,婆婆就給她兒子買薯片吃,她發現後好言好語跟婆婆溝通,告訴她薯片高鹽高熱量高油,對孩子的身體危害很大。

婆婆卻説,哪個孩子不吃薯片,孩子想吃還不給,多可憐。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朋友轉頭讓老公去溝通,老公反過來説她:

“小孩子吃點薯片沒什麼大不了,咱媽寶貝孫子,你不要跟她計較。”

看着兒子吃薯片沒有節制,她只好把薯片收起來,兒子看見之後大哭,跑到婆婆懷裏説“壞媽媽,壞媽媽”。

婆婆心疼地説:

“不就一包薯片嗎?有什麼好生氣的,你嚇壞孩子了知不知道?”

至此之後,每次當她準備教育孩子時,孩子就會先用哭聲引來奶奶,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教育變成了家庭的戰場。

教育孩子最大的阻力,就是家人之間的不統一,甚至互相拆台。

孩子是最聰明的機會主義動物,他一定會在你們意見分歧最薄弱的地方加以突破。久而久之,孩子會學會鑽空子、看臉色,養成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不良品性。

這樣的孩子,是非觀也難以建立。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管孩子,只需要一種聲音。

在一個家庭中,媽媽陪伴孩子,照顧孩子的時間更多,在孩子教育上媽媽也總是最上心。

所以,當教育出現分歧和不一致時,媽媽應該擁有最大的話語權。

在綜藝《新生日記2》中,“體操皇后”劉璇和丈夫王弢也出現了教育上的分歧。

劉璇對兒子赳赳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從幾點起牀,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吃飯、睡覺,每個小時都排得滿滿當當。

在飲食問題上,劉璇也嚴格把控。

除了飲食裏不加鹽外,也控制孩子吃果凍、巧克力、冰激凌、炸雞這樣的食物。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對運動員出生的劉璇來説,控制飲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等過了這個階段,孩子就可以吃其他食物。

面對妻子的鐵血教育,王弢雖然也心疼兒子,但是,他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對妻子提出任何育兒上的異議。

他總是一邊配合支持妻子,一邊用柔軟的方式,去温暖孩子。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他就像妻子和兒子之間的潤滑劑,一剛一柔中,碰撞出對孩子來説,最美的火花。

教育學家洪蘭博士説:

作為爸爸,只要媽媽的教育大方向是正確的,那就堅定地站在媽媽的立場,理解和尊重媽媽的意見,貫徹執行她的理念。

如果爸爸對媽媽的教育方法有疑問,可以和媽媽避開孩子溝通和商量,切忌不當着孩子的面爭吵。

兩個人互相交流,共同承擔,這樣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黃磊也曾説過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們夫妻沒有什麼紅臉,白臉,我永遠是跟媽媽一頭的,我跟多多説,咱們兩都得聽媽媽的。

其實,幸福的家庭就是如此。

媽媽是教育的決策者,爸爸是教育的執行者,在育兒的路上,同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才能養育出懂規矩、明是非、知感恩的孩子。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當然了,教育孩子媽媽説了算,並不是爸爸就能甩鍋,一切責任都在媽媽身上。

媽媽不是教育專家,在育兒這條路上,沒有永遠的正確。

只有一次次地試錯、摸索,爸爸和媽媽一起承擔,一起配合,再一起執行。兩人心連心,擰成一根繩,才能成就一個孩子最美好的未來。

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是“孩子他媽説了算”。

與各位父母共勉。

——End——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作者:孟臣,多平台簽約作者,人生路上,執筆取暖,煮字療飢。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1 字。

轉載請註明: “爸爸,你可以總幫媽媽説話?”這個爸爸的回答,太絕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