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幼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另類的動作,作為父母要多去揣摩孩子的心理。
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看似隨心所欲,其實都是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的。
作為父母有時間可以多去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這樣也能夠發現一些教育孩子的訣竅。
父母帶孩子也需要給彼此一個瞭解的時間,只有父母摸清了孩子的性格,才能摸索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育兒經。
現在有不少寶媽抱怨自家的孩子難帶,其實小時候越淘氣的孩子,越有高智商的潛力。
因為這樣的孩子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又強,所以這類孩子雖然難管教但是父母用心培養孩子的話,孩子日後反而會前途無量。
再者,孩子小時候有一些奇怪的動作,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
有怪癖的孩子往往也會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很多名人其實也會有一些旁人無法理解的怪癖。
李玫瑾教授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問題。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2種奇怪的動作,其實反而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可千萬別誤解孩子。
高智商的孩子會有的2種奇怪行為
孩子愛鑽各類洞
很多寶寶對洞口有很深的執念,只要是有洞的東西,孩子都很願意去嘗試,所以父母經常會看到一些寶寶拿盆扣頭,甚至是卡欄杆上。
孩子的這類行為雖然看似荒唐,但是也説明了孩子進入了空間敏感期。
空間敏感期其實代表孩子的“空間想象力”。
進入空間敏感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重,有很長一段時間孩子會執着於某件事,鑽洞其實就是常見行為之一。
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因為空間敏感能力好的孩子不僅方向感好,而且想象力豐富。
孩子在學數學等理科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學立體幾何的時候。
所以説孩子喜歡鑽洞其實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種表現,孩子空間想象力不好,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孩子鑽洞這件事父母一定要理智看待,父母儘量去正向引導孩子。
父母平時如何訓練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有能力的父母在家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可以扣洞的玩具,又或者父母可以平時就訓練孩子的空間感。
父母多帶孩子感受高低的區別,多讓孩子瞭解事物的排列順序,多讓孩子感受到空間的的存在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切忌不要讓孩子碰插盤之類的東西,這件事一定不能夠忽視,滿足孩子愛鑽洞的心理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
孩子喜歡自言自語
孩子喜歡自言自語大概率是因為孩子思想單純將家裏的一草一木都賦予了生命,心理學上簡稱“泛靈”,尤其是孩子看了一些童話之後,孩子更加堅信萬物都有生命這件事。
特別是寶寶到了3歲,上了幼兒園之後,接觸的人和事也開始變多,寶寶也會積累一些社會經驗。
有了社會經驗的寶寶,傾訴欲會特別強烈,很多孩子不僅和家人有很多話要説,而且還會和自己的玩具説。
而且孩子腦海中還會設想玩具怎麼回應自己,這種社會經驗豐富的孩子也更聰明。
因為孩子自言自語的時候,其實是在不斷揣摩他人的心思,不斷動腦想事情的解決辦法的。所以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孩子。
但是孩子自言自語的前提是,孩子能與其他人正常交流,如果孩子不與人交流,整天只會自言自語的話,父母就要注意觀察,要警惕是不是孩子有自閉的傾向。
孩子自言自語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
面對自言自語的孩子,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扮演類的遊戲,用此豐富孩子的想象力,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比較少。
家中老人大多又沒有辦法替代同齡人去陪伴孩子,所以假象玩伴的存在就至關重要了。
父母一定不能夠否定假象玩伴的存在,不然對於孩子而言也會是一個打擊。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的思維意識會逐漸成熟,這種自言自語的行為也會逐漸減少。
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自言自語時期,多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孩子會自言自語或者鑽洞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贊和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