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摸着媽媽入睡,是戀物還是心理疾病都不是,另類飢餓是誘因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傅園慧憑藉着一句“洪荒之力”火遍大江南北。人們在為這個樂觀灑脱的女孩獲獎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注意到表面樂觀的傅園慧其實內心也藏着許多“不安全感”。

人們注意到,傅園慧無論是參加節目還是準備比賽,身邊總會帶着一塊破破爛爛的毛巾,用她的話説就是,這塊毛巾是她每天睡覺的依靠,只有抱着這塊毛巾她才能安穩入睡。從小摸到大,即使毛巾變得破破爛爛地也捨不得換。

這種現象對於有經歷的寶媽其實並不感到陌生,一些寶媽表示自家的娃也是這樣,只有抱着才能睡着。

如果説抱着東西睡覺還是可以接受的話,那有些孩子的舉動則就顯得有些過分,他們總喜歡摸着媽媽的肚皮、乳房、耳朵、才能睡着,要不然就整夜在牀上翻來覆去地陷入失眠狀態。甚至一位寶媽表示,她家寶寶的“特殊癖好”竟然是摸着媽媽的肚臍眼,怎麼糾正都改不過來。

這些“特殊癖好”讓寶媽們感到很是頭疼,不知道寶寶到底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寶寶出現了什麼心理疾病了嗎?

孩子出現的“特殊怪癖”難道也是心理疾病的一種?

看過動畫片《史努比》的人一定不會對萊納斯這個角色感到陌生。這個一年到頭始終帶着一塊藍色小毛毯的男孩,具有極高的天賦和優秀的成績,但在他看來,他的天賦和成績都是這塊小毛毯帶來的。

用他的話説就是,小鹿(小毛毯的名字)是他的精神寄託,沒有了小鹿他就沒有辦法繼續生活。

在心理學上就這種現象稱為:安全毯現象。

兒童心理學家D.W.温尼科博士認為:孩子的安撫物是孩子接觸世界之前的一個良好的過渡品,能幫助孩子在離開媽媽的同時,逐漸成長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人。

言外之意就是説,這其實只是孩子開始適應社會和接觸世界的一個標誌,並不代表着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相反的,父母反而應該高興,高興孩子已經從一個小朋友,正在逐漸變成一個小大人。

寶寶喜歡摸着媽媽的身體睡覺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心理學家金韻蓉老師認為: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摸着東西睡覺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他們摸東西是為了滿足自我的內心需要,至於是什麼東西其實並不重要,只要能給孩子提供安全感覺即可。

媽媽作為孩子最常見的人,經常會抱着孩子,給孩子餵奶,孩子就會下意識地將媽媽的懷抱和乳房當成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自然也就會摸着睡覺了。

孩子的這種“特殊癖好”的背後其實隱藏着另類飢餓

金韻蓉老師所説的“另類飢餓”其實是一種形象化的描述,強調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一種對安全感的需求中。無論是安撫巾還是媽媽的身體,只要在孩子的心中代表了安全,能滿足孩子的安全感的需要,孩子就會下意識地摸着入睡。

還有一些人會將寶寶摸着媽媽入睡的行為描述為“肌膚飢渴症”,這並不是一種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的疾病,描述的其實也是孩子對於媽媽的一種情感上的需求。

研究表明,特別是對於那些經常捱罵,缺乏陪伴的孩子,出現摸着媽媽入睡的情況會越多。

想要孩子順利地“擺脱”摸着媽媽睡覺的癖好,父母不妨從這兩方面入手

1)建立新的安撫物

根據需求理論,寶寶摸着媽媽睡覺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自己安全感的缺失,媽媽的身體能夠為孩子提供安全感,父母不妨嘗試着為寶寶重新構建新的安全感替代物。

讓寶寶將注意力和安全感的獲得過程轉移到其他事物身上,這樣就能避免孩子出現只有摸着媽媽的身體才能睡着的現象。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安撫物發揮的畢竟是替代作用,孩子最終要擺脱這些外界的事物獨立成長。為了避免孩子在安撫物之間建立長久的依戀,父母最好為孩子準備多種物品供孩子選擇。

2)多親近孩子,給孩子正面的暗示

育兒專家建議,擁抱不應該只作為一種獎勵的手段,而應該作為一種常用的方式。

父母應該多親近孩子,擁抱孩子,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並積極做出正面心理暗示。讓孩子的內心時刻保持充分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安全感的缺失,而尋找其他方式來獲得。

“沒事不要怕”“媽媽在這裏”“沒關係呀,媽媽在的”,通過説這些話能夠給孩子提供充分的安全感,滿足孩子內心的需求。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