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很多新手媽媽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給孩子喂太多,她們因為經驗不足,不知道寶寶是否餓了,也不知道每天該喂多少,但心裏都想着喂多總比喂少好,不能把孩子餓着了。
就連一些長輩也是這樣想的,娃多吃一點,才能發育得更好。
可是對孩子的餵養與他們的身體發育有很大關聯,喂多了也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危害。
堂姐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對餵養孩子方面一竅不通,還好有婆婆的幫忙,平時她就給娃喂個奶,每次娃哭了,婆婆就抱過來給她喂,但堂姐覺得每天的次數是不是太多了,差不多15次了。
可婆婆卻説她們當初都是這樣給孩子餵奶的,哭了基本就是餓了,多喝一點也沒什麼,娃長得更好。
但是一次餵奶後,孩子突然吐了,婆婆以為是簡單地吐奶,就給寶寶拍拍背,結果沒有好轉,一小會後,孩子又吐了幾口,婆婆這很正常,可是娃卻突然腹瀉了,便便像水一樣,還一直哭。
堂姐説什麼都要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檢查後又詢問平時的餵奶情況,批評道:“平時少喂點,孩子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而且要分清哭鬧的情況,也可能是困了。”
過度餵養並不能讓寶寶長得更好,如果出現以下表現,家長就需要少喂一點了——
1、孩子經常吐奶,拍嗝也沒用
新生兒因為胃比較小,調節嘔吐的神經沒有發育完全,如果不小心喂多了,或胃裏進空氣了,都可能出現吐奶的情況。
雖然吐奶很常見,但父母也要注意,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而且拍嗝也不能好轉,很可能因為長期喂太多,脾胃也出現問題了。
2、大便沒有規律,形狀不正常
人的身體是有記憶的,每天大便的時間是差不多的。即使是小寶寶,大便的時間、次數也有規律。新生兒一般每天有3~6次大便,大便的時間間隔和前幾天差不多。
如果孩子大便的次數突然增多,可能是吃太多了。
而且正常的便便應該是軟黃的,當出現綠色便便或水樣便時,也是吃多了。
3、肚子痛
吃太多的寶寶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氣的情況,此時他們的肚子會鼓鼓的,不停地哭鬧,用腳蹬着空氣,手也到處亂抓,就是吃多難受了。
可以通過飛機抱來緩解情況,讓他們的上半身趴在手臂上,腿落在兩側。
4、體重增長過快,身高沒長
每次喂得太多,孩子很可能就會長胖,但消化食物的時候,身體會分泌胰島素,然後抑制生長激素,因此,吃多了的孩子可能體重長得快,但是身高沒怎麼長。
家長可以對照標準的身高體重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及時停止餵奶,否則可能傷其脾胃健康。
5、有口氣,還拒絕吃東西
食物在孩子肚子裏堆積太多,可能不被消化引起積食,他們的口腔裏會散發出難聞的臭味。積食多了,有的寶寶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家長怎麼喂、怎麼哄,他們都不願意吃東西。
孩子的餵養也需要講究科學,家長可以遵循以下餵養方式,避免過度餵養。
1、儘量用母乳餵養代替奶瓶餵養
寶寶吃母乳時,需要舌頭的幫助,一般要費好大的勁才可以吃到。於是可以控制自己吃進去的量,不會一不小心吃太多。
而奶瓶的奶嘴較大,只要輕輕用嘴唇擠壓奶嘴就可以吸出來,每次流出的量也比母乳流出的多,如果家長不控制奶粉量,孩子可能一不小心會將裏面的喝完,導致過度餵養。
2、按孩子需求餵奶
1~6個月大的寶寶,只需要奶粉或母乳就可以餵養了,注意餵奶的次數和時間,能幫助寶媽避免過度餵養。
1個月大:
母乳:寶寶餓了就給他,每次吃奶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
奶粉:每次80~120ml,每天6次。
2個月大:
母乳:寶寶餓了就給他,每次吃奶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
奶粉:每次160ml左右,每天6次。
3~4個月大:
母乳: 2~4小時喂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每次吃奶的量60~70ml。
奶粉:每次180ml,每天5~6次,總量不超過1000ml。
5~6個月大:
母乳: 2~4小時喂一次,每次15~20分鐘,每次吃奶的量150~180ml。
奶粉:每次200ml,每天5次。
3、按規律改變飲食
6個月以上的寶寶除了喝奶粉,還需要吃輔食了,家長需要從很稀的糊糊喂起,慢慢調整糊糊的濃稠度。
7~9個月大可以吃煮的很爛的食物。
10~12個月大時家長可以喂固體食物。
太早給寶寶喂固體食物可能造成過度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