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海霞 記者 李曉明 文/圖
3月3日是第23次全國愛耳日。耳聾羣體成為社會關注熱點,除了老年人耳聾外,新生兒耳聾更應該引起我們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數據顯示,我市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生率在2.2‰左右,全國的數據為3‰左右。
民間説:十聾九啞。聽力損失是語言不能正常發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隨着醫療技術發展,先天性聽力障礙患者如果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完全能夠正常講話,融入正常社會。
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生率在2.2‰
有小孩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小孩剛出不久,醫院都會為嬰兒做一個新生兒聽力篩查。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眼耳鼻喉保健科科長劉琍介紹,這個聽力篩查包含兩個項目: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檢測。前者是通過耳聲發射、快速ABR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後者,只需採集新生兒一滴血即可完成。
劉琍介紹,經過初篩、復篩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聽力障礙患者的新生兒,按國家規範要求要不在六個月內進行干涉。中重度的原則上要配戴助聽器,極重度的一般要植入人工耳蝸。
未遵從醫囑42天覆查
4歲小孩講話含混不清
前不久,市婦幼接診了一個因講話不清前來就診的4歲小孩。這個小孩剛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查老不通過,懷疑小孩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當時醫生就約家長在小孩出生第42天來複查。但是,家長自己覺得小孩對聲音反應還不錯,每當外面有汽車按喇叭,小孩都有所發應,所以就一直都沒來醫院複診。一直到小孩4歲時,家長髮生小孩講話不清,才來醫院就診。
劉琍介紹,對小孩檢查後發生,聽力障礙大約在中度左右,大的聲音能聽得到。由於發現較遲,錯過了最佳語言發育期,從而導致小孩講話含混不清。“如果能早發現,及期進行干涉,現在這個小孩一定會講話,並能講得很好。”劉琍十分惋惜地説。
打個噴嚏,一歲半小孩耳聾了
耳聾的原因很多,除上述案例的先天性耳聾,也有一種是由於遺傳基因缺陷引發的遲發性聽力障礙,這就需要進行耳聾基因檢測才能發現。劉琍介紹,前一段時間,在門診上剛碰到一個小孩,剛生下來時,在出生醫院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正常。但是,到了兩歲左右,家長髮現原先講話很好的小孩,突然講話不清了。
通過基因檢測發現,小孩攜帶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徵基因。據家長反應,小孩是在一週半歲左右,突然打個噴嚏後,就出現聽力下降症狀。
“目前,這個小孩恢復很好,講話又迴歸正常。”劉琍介紹,由於發現得早,及時配戴助聽器後,並進行了語言訓練。
早發現早治療
先天性耳聾患者完全能融入社會
在民間,有“十聾九啞”説法。劉琍介紹,聽不到聲音就不會講話,聽力損失是語言不能正常發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兒童的語言發育關鍵時期是六個月到兩週半,在新生兒語言未發育之前被查出耳聾的,被稱之為“語前聾”,兩歲以後發生的耳聾,則稱之為“語後聾”。
“讓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小孩能正常講話,從而融入正常社會,迴歸正常社會,這就是我們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意義所在。”劉琍介紹,如果能早發現,在六個月至兩週半語言發育關鍵時期前發現,就可以及時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並通過專業語言訓練,這些小孩完能正常講話。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工耳蝸植入年齡也提到一週左右。另外,對於一些特定人羣,還可以申請國家免費政策的。
編輯: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