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內臟 其實是“營養小寶庫”

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內臟 其實是“營養小寶庫”

説起動物內臟,可以説有人愛來有人怕,熘肝尖、爆炒腰花、辣炒大腸、夫妻肺片、毛血旺等都是以動物內臟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傳統名菜。愛它的人被它的營養價值和特殊風味征服,怕它的人擔心吃得多了會對健康不利。那麼,動物內臟到底能不能吃呢?

動物內臟鐵鋅含量高

適合孩子吃

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鐵、硒和鋅等,能有效補充人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求。尤其是肝臟,是動物體內營養素最集中的地方,是個名副其實的營養小寶庫。不僅如此,一些動物內臟例如雞胗,它的蛋白質含量更是與雞胸肉相當。

以豬肝為例,每百克豬肝含蛋白質19.3克;肝臟含有豐富的鐵,每百克豬肝中含22.6毫克,而且主要是血紅素鐵,容易被吸收利用,經常吃豬肝有助於預防或改善缺鐵性貧血。

肝臟中維生素A含量高,每百克豬肝中高達4972微克,遠高於其他動物性食物,維生素A具有促進生長髮育,維持正常視力、防治夜盲症,保持皮膚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肝臟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每百克豬肝中含2.08毫克,維生素B2參與體內生物氧化與能量代謝,維持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謝過程,促進機體的生長髮育,維護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

動物內臟的鐵和鋅含量較高,正在長身體的兒童容易缺這些微量元素,可以經常吃一些內臟來獲取這些容易缺乏的營養素。還有一些維生素A、D營養不足或缺乏的人,經常吃動物內臟也能有效改善,因為內臟富含這些脂溶性維生素。

食用動物內臟

有哪些健康隱患?

動物內臟的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都比較高,每百克豬肝含膽固醇288毫克,是瘦豬肉的3.5倍。過量食用動物內臟容易引起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一次大量食用動物內臟,很容易造成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肝臟是動物的主要解毒器官,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殘留在肝臟中,食用肝臟就會隨之攝入這些毒素。給動物過量使用的藥物,如抗生素等,也可能蓄積在肝臟中。

吃動物內臟要注意什麼?

説了動物內臟的這麼多好處和壞處,動物內臟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能吃,需要適量吃,不能多吃。動物內臟中所含的膽固醇和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只要不大量食用,我們的身體完全有能力處理,無需擔心。總體而言,適量食用動物內臟利大於弊。

1.適量攝入。動物內臟不宜天天吃,建議每月可以吃動物內臟食物2-3次,每次25克左右。

2.要購買新鮮、健康,經檢疫合格的動物內臟。病死的動物或是死因不明動物的內臟堅決不能食用。

3.認真清洗,有助於減少殘留的有害物質。最好先用流水沖洗乾淨,再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泡完再衝洗一下。

4.炒熟煮透才能吃。有些人追求口感嫩,內臟稍微一翻炒就起鍋,裏面還泛着血絲,這樣是不可取的,需要徹底加熱做熟才能保證食品安全。

文/馬博士健康團 張曼博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1 字。

轉載請註明: 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內臟 其實是“營養小寶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