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孩子的病多是“吃”出來的,不想娃生病要注意“細節”
最近很少見到鄰居家的小編,週末去她家串門,才知道孩子是生病了,聽鄰居説,孩子已經病了有段時間了,剛開始只是拉肚子,後來開始發燒,弄得家裏人疲憊不堪不説,還着急心疼。
對於小編生病的原因,醫生給出的結果居然是:家裏人給小編吃太多東西,導致孩子脾胃受損衰竭,才引起了身體這一系列的“反抗”行為。
是啊,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家裏的孩子基本上也是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可是,孩子們的脾胃發育慢,運化能力也很基礎,有些食物,營養非但吸收不了,反而會給脾胃造成很大的負擔,形成積食,耽誤孩子健康的發育。
兒科醫生也表示,孩子的病大多是“吃”出來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不想孩子生病,家長需要學關注一些“細節”。
1、舌苔的變化
帶孩子看醫生的時候,都會觀察舌頭,孩子健康的情況下,應該是“淡紅舌薄白苔”,但是如果孩子的舌苔白一塊紅一塊,有厚重感,甚至顏色發黃,説名孩子的脾胃很可能是出了問題。
2、鼻樑的變化
孩子的鼻樑也是能看出問題的,鼻樑有青筋可能代表着孩子脾虛,體內有積食。因為當孩子積食,脾胃運化失常時,氣血運化受影響,鼻樑的肌膚嬌嫩,很容易出現局部發青的現象。
3、眼睛的變化
俗話説:“脾虛眼袋大”,孩子脾胃不好,運化無力,體內的濕氣存留體內,會使得眼瞼肌肉處於鬆弛狀態,變得下垂,形成眼袋。因此,如果看到孩子的眼袋浮腫、大、明顯,家長要了。
除了這些,孩子食慾下降,有口臭、便秘腹脹……都是脾虛的表現,家長要學會辨別。另外,看到孩子脾胃虛弱,家長要學會調理,不能任其發展下去,耽誤孩子的發育:
第一,飲食。孩子的一日要定時定量,沒必要經常給孩子加餐、開小灶,尤其是零食,要控制,不能縱容孩子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第二,飲水。脾胃喜温怕涼,要經常給孩子喝温水,尤其是冬天寒冷,脾胃更易受傷的狀態。温水也是喝,不妨每天給孩子喝些寡甜乳末,既不會損傷脾胃,還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動力,幫助孩子健脾胃,有個好脾胃,呵護着孩子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