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只要不“為難”孩子,就輕而易舉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父母不希望孩子過得更好。看着那些帶着笑容的小天使降臨到這個世界,做父母的也許從那一刻開始,心底裏就已經發誓,不管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要保證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現在的物質條件不是之前可以相比,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已經不是一件難事。但難的是很多父母依舊像以前那樣只關注孩子身體上的變化,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心靈也會隨着身體的變化一天天發生着改變。
心靈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孩子是否能夠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一個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考慮。相對而言,要比不自信的孩子更加自立自強。一個自信的孩子更願意去挑戰一些有難度的事情,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一個自信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都不需要父母花費太多的心思。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這是每一個做父母心中都無比期盼的。但是在培養孩子的道路上,有些父母卻是有意無意地扼殺孩子這種自信心。
打擊式的教育是扼殺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殺手,在很早以前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不能夠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驕傲就是因為孩子自信過度。不過堅決打擊孩子驕傲自滿的情緒,也在間接上扼殺孩子的自信。中國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個奇特的觀念,那就是不管孩子做得多好,都不能夠去誇獎他。相反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父母反而百倍誇獎。
試想一下,當孩子完成了自己心中認為很難的事情,向父母炫耀的時候,父母非但沒有肯定孩子的這種成就,反而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打擊。孩子雖然不是成年人,但是內心深處也有自己的各種需求。在心理學上認為認同感是人類5大基礎需求之一,而父母對孩子的打擊,恰恰是對孩子認同感的打擊。時間長了孩子內心深處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相對於其他孩子來説就更加容易自卑。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打擊式教育雖然必不可少,但並不能夠成為父母一貫的手段。
其次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對比,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父母説這句話的初衷可能是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得更快。但奇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自己的想法,而在其他事情上,父母卻總是否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與其他孩子做對比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深處,那種家庭歸屬感就會變得越來越淡,歸屬感同樣是人類5大基礎需求之一。
一個孩子如果對自己的家庭沒有歸屬感,那麼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可想而知。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或許他們在音樂方面有天賦,但是他們在數學方面沒有天賦,或許他們在繪畫方面有天賦,但是在英語方面沒有天賦。如果父母只知道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僅讓父母感到無比失望,同時給孩子內心深處也會帶來沉重的打擊。因此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更應該注重孩子的獨特性,而不是與其他的孩子做對比。
最後就是經常當眾批評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前面説的父母否認孩子的想法。其實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因此內心深處不會像成年人那樣產生各種各樣的複雜情緒。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內心活動就已經擁有。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內心活動的變化,而且內心成長的速度要比身體更快。做父母的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對於一些情緒的反饋幾乎沒有。
當眾批評孩子會間接打擊孩子的虛榮心,虛榮心這個東西其實在每一個人出生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擁有。孩子的虛榮心雖然不像成年人那麼強烈,但由於孩子的思維結構比較簡單,因此對於虛榮心的接受程度和成年人有本質的區別。當眾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難堪,從而產生自卑心理。與其當眾批評,不如當眾鼓勵讚賞,這樣能夠讓孩子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同時也能夠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