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38字,閲讀時間約4分鐘
“養育”孩子,不僅僅需要“養”,更需要“育”。
“養”相比較“育”而言,會容易一些,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安穩穩的把孩子養大成人,就算是“養成功”了,但是教育可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一件事。所以,養育孩子,關鍵還在於這個“育”字。
只有教育抓好了,孩子長大想不成才都難!
“這小刀哪裏來的?”孩子放學回家,家長髮現不對勁,底線性問題絕不縱容
浩浩的父母向來開明,對待孩子一直奉行“以德教育”的方式,也會經常和孩子談心,交流。孩子長這麼大,父母和浩浩之間相處的倒不像是親子,有時候反而更像是朋友。可是前段時間,這麼開明的一對父母,竟然對孩子“爆發”了,直接嚇得孩子站在原地不敢説話,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孩子放學回家之後,浩浩從書包裏拿出來一個“十分精美的小刀”給父母炫耀。古色古香,鏤空雕龍,上面鑲着的金和白,不知道是不是真金和白銀,總之,這小刀單單看起來都“價值不菲”。
看到這個小刀,浩浩的父母第一反應是好看,第二反應就是“這小刀是哪裏來的?”聽到父母的問句,浩浩也是一時支支吾吾沒有答上來,到最後,直接蹦出來一句“撿來的”。
看到孩子的這個反應,浩浩的父母頓時明白了一切,當即又問了孩子幾個問題,孩子的回答也是顧左右而言他。這時,浩浩的爸爸瞬間怒了,大聲質問:“這小刀到底是怎麼來的?你不説,我現在就把你帶到學校,問問有沒有人認識?”
聽了這話,浩浩也是害怕了,當場解釋道,這是班裏一位同學的,但是放學的時候,這個刀子的確是掉在了地上,所以自己便撿起來拿回到家裏了。聽到兒子的解釋,父親當場打了孩子一下:“你這是撿嗎?你這是偷!”
從小到大,這是父親第一次打孩子,孩子也是嚇得不輕,當即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明天會把東西還回去。大家認為,浩浩的父親這樣做對嗎?
清華教授坦言:家長往“死”裏抓孩子這幾點,長大想不成才都難
其實,家長平時對孩子應該像浩浩的父母一樣,該開明的時候開明,該管教時就得管教,孩子的小錯誤如果放任不管,是會釀成大錯的。
而浩浩爸爸的教育方式看起來有些暴力,但對於他而言,當時的狀態可能有些情緒失控了。有時候家長不需要動手,也可以用另一種嚴格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怎麼做錯了。
所以,希望其他父母也能注意到這一點,在孩子犯了原則性問題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裏。當然,清華教授也曾經坦言:父母開明的同時,如果往“死”裏抓孩子這幾點,將來想不成才都難!
1、“死”抓孩子的自律能力,管住孩子的惰性
孩子天生好玩兒,自律能力相對較差,所以父母要慢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只有克服惰性,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我管控,擁有超強的自律能力,才能夠讓孩子成才。再聰明的孩子,早上起不來,上課不集中,將來照樣是一無所成;反過來,“笨鳥先飛”,哪怕孩子的天資不夠,但只要足夠自律,足夠自覺,也肯定會獲得回報,將來擁有一定的成績。
2、“死”抓孩子的情商建設,讓孩子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緊緊抓住孩子的情商建設,孩子可以學習不好,但千萬不能夠“不會做事不會做人”。
從小就教給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能力,多讓孩子與人交流,培養孩子的情商,如此一來,孩子將來絕對會有大的成就。
3、“死”抓孩子的大方向,不讓孩子犯底線性錯誤
最後一點也很重要,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浩浩的父母一樣,平時十分開明,但是遇到底線性問題的時候絕不縱容。
時刻抓住孩子的大方向,堅決不能夠讓孩子走向歧途,孩子可以耍個小聰明,可以不聽講,可以和同學吵個架,但是千萬不能偷東西,不能夠走向歧途,這點家長要緊緊抓住,要讓孩子始終走在正途。
辣媽語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以上三點你都抓住了嗎?還是那句話,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該開明的時候開明,但是該抓住的時候也一定要抓住,育比養更重要!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只有父母的引導得當,教育得到,將來才有機會長成參天大樹,筆直入雲霄。家長們,你在育兒方面有哪些見解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