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時候,寶寶每天要喝母乳和奶粉,從中汲取營養,隨着寶寶慢慢的長大,母乳和奶粉中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他們身體生長的需要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從外界的食物中來獲取營養成分。
小米粒已將一歲半了,但是她和同齡的孩子比,看起來就是小小的一隻,身上也瘦瘦的,家人們最頭疼的就是小米粒的輔食添加問題,按理説,一歲半的小朋友已經可以較多的輔食了,但是米粒現在仍然停留在吃米糊糊上,而且吃的很少,現在的米粒還是習慣吃媽媽的母乳,但是媽媽的奶水已經不多了,根本不夠她吃的,於是就讓米粒喝奶粉,家裏的奶粉一罐又一罐,喝的很快,但是米粒的營養好像就是不夠一樣,體重一直都不怎麼長,非常的瘦。
其實在半歲的時候,米粒媽媽曾經給她添加過輔食,但是孩子一直不太愛吃,怕孩子餓着,於是她就依然給孩子每天餵奶,就這樣到了8個月,米粒的小牙齒已經長出來了幾顆,米粒媽媽想着該加輔食了,就給她做一些輔食來吃,但是米粒對輔食還是不太感興趣。
就這樣拖着拖着,一直到了一歲半,由於不怎麼吃輔食,米粒的口部肌肉咀嚼力度也不夠,連咬一塊硬的餅乾都非常的困難,她的口水一直沒有斷過,於是去諮詢了醫生,醫生建議米粒媽媽要開始逐步的給孩子添加輔食,然後過度到硬一些的東西來鍛鍊口部的肌肉力量,否則這樣下去,孩子以後的説話都會受到影響。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長不太清楚在什麼時間段內給寶寶添加輔食是最適合的,有的人覺得早點給寶寶加輔食好,有的覺得晚一點好。那麼寶寶到底要在多大的時候添加輔食呢?
中國營養學會最新的指南建議:嬰幼兒應該在滿6個月以後就要添加輔食。世界衞生組織也提倡,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有利於吸收的食物。
但是,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子6個月之後你給孩子強行添加輔食了,反而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我覺得,具體添加輔食的時間,是要看寶寶的情況決定的,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時間,而是寶寶有了可以吃輔食的表現,家長們再去添加。
當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往往會有幾個表現寶寶開始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
當寶寶開始不好好吃奶,在大人吃飯的時候總是盯着大人吃的食物看,而且有時候還會流口水,這個時候就説明寶寶已經不滿足只喝奶了,他們想嘗試更多的食物,寶寶如果經常有這種表現的話,父母可以考慮一下是否該給寶寶加輔食了。
推舌反射消失
推舌反射是一種先天性的非條件反射,當寶寶在小的時候,媽媽如果把一些固體的東西放進寶寶嘴裏的時候,他們會用舌頭來把這個東西給推出來,以此來保護自己,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導致窒息,有這種反射説明寶寶的舌頭運動方式還是處於吸吮的狀態。
當這種反射消失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個時候可以去試着在寶寶的舌尖上抹一些食物,看寶寶是否可以吞嚥,如果寶寶沒有拒絕並且有嚥下去的動作時,就説明可以添加了。
能夠自己坐的很穩
當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到自己可以控制頭和身體,並且能夠靠着坐的很穩,而且頭部運動可以做前傾後仰的動作時,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加輔食,因為家長在喂輔食的時候會方便很多,如果坐不穩的話,餵食很有可能會發生窒息的危險。
每天吃奶量1000毫升還是會餓
隨着月齡的增長,寶寶的飯量也在不斷增大,如果寶寶每天的吃奶量已經達到了1000毫升,但還是哭鬧着要繼續吃,這個時候説明寶寶的身體正在迅速的發育,吃奶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寶寶需要更多的能量來補充自己的身體,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適當的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了。
對於正常發育的寶寶來説,如果吃奶量增大,體重已經增長到了出生時的兩倍,並且自己能夠坐的很穩的時候,家長們就要留心了,這些信號的出現就説明可以給寶寶喂輔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