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救治“早到的天使”猶如“闖關”|“臨時媽媽”:我對緣分有了新的體會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健康

呱呱墜地的新生兒,為家庭帶來了滿心的喜悦。可是有一些寶寶由於種種原因,提前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就是早產的寶寶們。相關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約佔所有新生兒的5%~18%。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在10%左右,早產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

救治“早到的天使”猶如“闖關”,尤其是一些超早產兒,可能會經歷呼吸衰竭、嚴重感染、餵養不耐受等難關。即使是這樣,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依舊認為每個來到人間的孩子都應該被悉心呵護,雖然道路艱難,但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條小生命。

面對2斤的早產兒 她們用愛守護

近日,小佳佳(化名)出院了。這個小生命從30周零4天的時候,就在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感受到了温暖與關愛。這個提前來到人間的小生命,降生時體重僅有1010克,兩斤多的她太小了,是那麼的脆弱,生後呼吸弱,反應差,四肢癱軟……面對這個小生命,醫護人員沒有放棄,給予氣管插管、復甦囊加壓給氧、有創呼吸機治療、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預防呼吸暫停等對症治療。

一天後,寶寶的呼吸狀態好轉

三天後,寶寶可以吃奶了

一週後,寶寶可以自主呼吸了……小寶寶很爭氣,住院35天,從出生時的1010克增長到出院時體重1650克,平安出院。

“她真的很棒,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堅強地成長。”新生兒科主任趙華賢説,治療與護理一個小寶寶的難度相當於護理十個大人的難度這樣説一點兒也不誇張,這不僅要求醫生的醫術精湛,還要求護理人員打起十二分的精神,24小時時刻守候在寶寶的身旁,用心呵護着他們。

“守護着嬌弱的寶寶,很幸福”

在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有許許多多像小佳佳一樣較弱的小寶寶在這裏被治癒。這些早產的寶寶們一般集中在32周~35周,最小的僅有29周,體重也僅為950克。由於胎齡小,體重低,早產寶寶各器官發育不完善,皮膚、血管發育不完全,吞嚥功能不協調,有的甚至連吃奶都不會,生存能力較低,生命力非常脆弱,大大增加了治療和護理難度。

“新生兒科與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就是寶寶們不會説話,無法告知自己的病痛,所有的病情變化都只能由醫護人員密切監測和觀察。”趙華賢主任説,有的重症寶寶一呆就是四五十天,在這期間,寶寶的所有變化都牽動着醫護人員的心,臉上有肉了,面色紅潤了,體重增長了,寶寶的每個變化都讓“臨時媽媽”們特別興奮。

曾有一名胎齡33周,體重1350克的早產寶寶,出生後哭聲極弱,肢體活動差,由於發育不成熟,寶寶的血管更是細之又細,因為寶寶需要長期連續靜脈輸液治療,為了保護周圍血管,避免多次穿刺痛苦,降低外滲率,減少靜脈炎,新生兒科護士長賀彥麗與助手任豔成功為其實施了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術(PICC),從外周靜脈進行穿刺,將導管從外周靜脈送達靠近心臟的大靜脈,為患兒的後續治療建立了一條無痛暢通的綠色通道,治療8天體重已長到1415克。治療23天,寶寶體重長到1785克,痊癒出院。

為了寶寶 醫護人員始終在努力

每年世界早產日,新生兒科都會舉辦公益活動來提高大眾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增強早產兒家庭的信心、營造全社會關注早產兒的良好氛圍。“由於早產兒是高危兒,有些寶寶可能有宮外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落後的風險,為了有效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的生活質量,讓寶寶們通過科學的治療、護理、保健,順利地完成追趕性生長,可以和正常寶寶一樣健康、聰明。”

“在與早產這樣漫長而艱辛的戰役中,對‘緣分’二字有別樣的體會。”趙華賢主任説,做醫生和做母親一樣,都需要緣分和真心。每一個早產寶寶和醫護人員之間的緣分都是奇妙的,因為珍惜這種緣分,所以儘管早產帶來的困難重重,她們始終以“臨時媽媽”的身份,用自己內心最柔軟,最真摯的力量去守護寶寶們。她們抱着永不放棄的信念,用無私的愛與奉獻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華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孫麗霞 葉鴻 記者:張美玲

編輯:劉鋮

實習編輯:周志博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