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
最近因為脾胃不好,找中醫開了幾包中藥,回來熬好了之後喝,但是喝了幾天,卻感覺到沒什麼作用。
事後有個朋友説,你喝中藥的時間不對。喝中藥時間不對,藥效全無。
中醫有陰陽之分,白天被分為陽,夜晚被分為陰,在不同的時間喝中藥,中醫認為有不同的功效。
那麼,喝中藥真的有最佳時間嗎?
一、服中藥一天有兩個“最佳時間”
對大多數中藥來説,上午9點和下午4點左右是吸收藥物的最佳時機,所以大多數的中藥一般都建議在這兩個時間服用。
但是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據《神農本草經·序例》所記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食而在夜。”
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病在胸部以上人,例如頭暈、咽痛、目疾等,建議飯後服藥,從而減輕藥物對胃腸道黏膜的損害。
然而病在胸腹以下則恰恰相反,需要飯前服藥,這樣做藥物才不會被胃內的食物稀釋,有利於藥物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比如肝、胃、腎等臟器疾病。
但如果病在四肢,需要空腹服藥,在體內較高的濃度下,才能保證藥物在最快的時間發揮出藥效。另外安神藥睡前服,臟腑功能在入夜之後是全天最低的時候,此時用藥簡直是“雪中送炭”,也有利於第二天清晨吸收。
和西藥不同,不是隻要我們服用就可以達到效果,而是要配合體質,時間來進行服用,才能把藥物效果最大化。
二、服中藥期間,要忍住別吃4種食物,不然影響藥效
小婷一直有痛經的毛病,想着中醫在治療這方面更有優勢,便掛了箇中醫門診,找醫生開了幾副藥。
在第一副藥、第二副藥下去之後,確實見到了不錯的效果,痛經有所緩解,來得月經量也便正常了許多,但是讓小婷沒想到的是在吃第三副藥的時候,又開始痛經了。
小婷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想着是不是中醫無效,於是找到了自己的主治醫生,詢問具體的原因,後來才知是她近段時間喝蘿蔔湯的原因,
蘿蔔含有揮發油,會刺激腸胃的蠕動,導致中藥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變短,從而影響藥效,所以有句古話説“蘿蔔化藥”的原因。
除此之外,吃中藥期間也建議忌生冷食物,比如瓜果類、冰淇淋或是各類冷飲等,中醫把生冷食物稱之為寒性食物,這種食物難消化,還容易刺激胃腸道,增加腸胃的負擔,從而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在服用中藥期間,建議不要吃生冷食物。
其次,中醫認為,辛辣食物對脾胃功能刺激大,還具有“發散”作用,容易耗氣動火,脾胃功能因此也會受到影響,一旦脾胃功能受影響,藥效也會繼而受到極大影響,所以中藥期間不建議吃韭菜、辣椒等等食物。
此外,還有些和中藥藥物相反的食物也要小心。相惡相反的食物會降低藥效,有時候還會增加中藥的副作用,比如服用某些含有重金屬鹽的中藥後,不能喝茶,尤其是濃茶。
因為茶葉的鞣質會與重金屬鹽相結合產生沉澱,再比如服用綿馬貫眾後必須要忌油,因為綿馬貫眾屬於脂溶性藥物,容易被機體吸收,過量吸收則會有中毒的風險。
所以在服用中藥期間,一定要忍住,千萬不要碰這3類食物。
三、常見的5種中藥傷肝腎,千萬別當良藥
在很多人心中中藥是慢郎中,雖然治療療程長,但是毒副作用小,但其實很多中藥都會傷肝腎,特別是以下這些。
1、番瀉葉
番瀉葉具有很好的導瀉作用,但是番瀉葉經過代謝後,會產生蒽酮類似活性產物,會傷害肝臟,嚴重會導致肝臟衰竭。
2、何首烏
作為滋補類藥物的何首烏深受大眾的喜愛,但何首烏在代謝過程中,也會產生有毒物質,使得肝細胞壞死,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3、銀杏果
稱為白果的銀杏果含有毒性極強的氫氰酸毒素,處理不當或長期服用也會導致肝臟受損,甚至導致中毒。
4、巴豆
巴豆能夠潤腸通便的巴豆,在臨牀用藥上並不少見,但巴豆過量服用會出現嚴重腹瀉,從而引發脱水,甚至是肝損傷和急性腎衰竭等。
5、艾葉
眾所周知,艾葉具有散寒温經、止血調經等功效,尤其是在治療女性痛經上,效果十分明顯,但是艾葉含有水溶性物質和揮發油,長期服用會對肝功能造成影響,嚴重的話還會誘發肝臟疾病。
俗話説,是藥三分毒,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不宜擅自用藥,身體出現不適,應當立即到醫院就醫,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