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過分節儉,只能培養孩子的自卑與狹隘,日後也難有所成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對於部分人來説,節儉背後的意義被簡化為“省錢”二字,為了省錢什麼都做,卻是已經本末倒置。
這樣的“節儉”,實際上是過度的節儉,連該花的錢都不想花,有便宜就想佔。
過度節儉,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
有人看到商家做活動送東西,就去轉着圈排隊,領了一次又一次;
有人去菜市場買菜,別管價高價低總要殺一下價,到最後還得摸上一顆半把的“贈品”才滿意;
有人覺得孩子很多支出都是浪費,就連孩子集體活動的錢也不想給,徒留孩子傷神哭泣……
家長的過分節儉,只能培養孩子的自卑與狹隘,日後也難有所成。
這樣過分的“節儉教育”,或許確實能讓孩子知道省錢,但卻更是會讓孩子變得摳門、吝嗇,形成錯誤的金錢觀、消費觀,日後多半活得很辛苦、很不快樂。
如此以後,孩子變得格局狹小,眼界狹窄,只知眼前柴米油鹽,難料日後事業功過,和那些眼界開闊的孩子相差甚遠。
當前者每天想着午飯怎麼省下兩塊錢時,後者卻在思考所學知識能夠如何應用,其中差距,不言自明。
是的,教會孩子節儉能夠讓孩子懂得生活不易,懂得珍惜金錢物力,也能讓孩子更早獨立。
可如果過度節儉、貪圖便宜,那麼這等言傳身教,只會成為孩子日後平庸的導火索。
教育的對象不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己,為了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要教育自己,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將自己改造成自己想讓孩子成為的樣子。
想要培養出眼界開闊、睿智出眾、性情高潔的孩子,家長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
你想讓孩子早睡早起多鍛鍊,自己就別每晚熬夜追劇到凌晨;
你想讓孩子落落大方自信優雅,自己就別在菜市場上為了一分一角斤斤計較、佔盡便宜。
你想讓孩子回家多看書多思考,自己就別一下班直接躺在沙發上刷手機;
剛出生的孩子是一張白紙,為人父母者在上面塗上了各種各樣的色彩,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墨痕。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良好行為要予以鼓勵,對孩子的惡劣行為要施以批評教育乃至懲罰。
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儘量滿足,不合理要求則不能聽之任之,哪怕再小的消費也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給他買,為什麼不該買,這才是真正正確的節儉教育。
在父母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才會做到不貪小便宜、靠自己、走正道來獲得想要的東西,既不鋪張浪費,也不摳門吝嗇,更不會去挖空心思損人利己。
希望父母們都能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節儉但不吝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