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 劉穎琪)多日氣温居高不下,多地出現了多例熱痙攣患者。對此,多位專家表示,熱痙攣屬於重度中暑的一種,若不及時處理或預防有可能進一步演變為熱衰竭或者熱射病,威脅生命。
7月8日,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採訪時指出,一般來説中暑分為三個階段,先兆中暑、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熱痙攣、熱射病和熱衰竭則屬於重度中暑的三種不同表現。
熱痙攣,是一種較為輕微的熱應激反應,通常發生在劇烈運動或勞動後出汗過多時。也稱勞累性低鈉血癥,常見於極限運動者或高温環境下作業者大量出汗而未及時補充充足的鹽分。症狀包括肌肉痙攣、抽搐和疼痛,通常在停止運動,休息並補充足夠水分後會緩解。患病人羣主要是高温環境下進行劇烈體力活動的人,尤其是在炎熱夏季和潮濕環境中從事體育鍛煉、工作或户外活動的人羣容易受到影響。此外,老年人、兒童、未適應高温環境的人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也更容易發生熱痙攣。
天津北辰區志願者為户外工作者送上防暑降温用品。今晚報圖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志成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表示,熱痙攣的症狀較為明顯,患者一般會經歷以下過程:
肌肉痙攣和抽搐:尤其常見於運動過程中或劇烈勞動後。腿部肌肉如大腿肌羣、小腿肌羣以及手臂肌肉等可能會出現疼痛和抽搐;
肌肉疼痛感明顯:受累肌肉區域可能會感到痠痛、緊張和疼痛。
胡志成提示,熱痙攣如果不加以處理和預防,它有可能進一步演變為熱衰竭或者熱射病。因此,在出現症狀時即刻採取措施,如停止運動、移至陰涼處、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等,可以有效預防進一步的併發症和後果。陳志也提示,一旦發生熱痙攣,應飲用富含電解質的飲料,如果汁、牛奶、蔬菜汁,有條件儘早進食。高温天氣,注意不能只喝純淨水,普通礦泉水的電解質也不足以補充人體需求,過多飲用反而稀釋了血液的電解質含量,加重病情。
陳志提示,高温對露天作業、老、弱、病、幼等人員都有一定影響,户外工作者可以提前服用防暑藥物,注意勞逸結合,及時補充能量、水分;當出現頭暈、乏力等輕微中暑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温作業環境,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此外,還要關注高温預警,儘量避開正午時段外出,縮短户外停留時間,做好防曬保護。當出現嚴重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或呼叫緊急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