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子楓領銜主演的《我的姐姐》熱映,已經突破了5億票房,擊中了中國式姐姐們的痛點!
什麼是“中國式姐姐”?
是一日為姐,終生退讓的委屈;
是一日為姐,終生如“母”般的照顧;
是一日為姐,終生被緊盯得不安;
......
所以才有了張子楓多飾演的安然,在父母突然雙亡後,“冷漠”地要將弟弟送養出去,她要過自己的生活,她不想成為“中國式姐姐”,也因此她被姑媽痛罵、被網絡抨擊,然而,當弟弟被領養後,她看到弟弟的畫時,淚如雨下,弟弟的畫筆下:一家四口人快樂地笑着,拉着手,色彩明亮,可是這幅畫卻被弟弟撕碎了。
正是這幅畫,擊碎了姐姐安然的“冷漠”,勾起了她對家的深情。
是的,弟弟的畫筆下,是對一家人温馨的期盼,是弟弟最單純的渴望,而撕毀之下,是弟弟對家庭破裂、家人分別的恐懼。
其實,小孩子對周圍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但是他們卻不太會完全表達,往往是藏匿在心中的,但是,那些隱藏在孩子心中的“恐懼”,卻會如影隨形,那麼,能夠了解和識別孩子的恐懼,家長才能避免因疏忽或者大意而造成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或者持續性的傷害。
那麼,如何識別孩子們的恐懼呢?
在《兒童恐懼心理學》一書中,作者通過解讀兒童筆下的塗鴉作品,分析孩子的恐懼特徵,同時還給家長提出了糾正的建議。該書的作者是埃維.克羅蒂是一名心理學家,開設了一家筆跡學校,致力於研究筆跡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所以他認為“
只有當兒童的恐懼情緒超過一定程度時,才需要求助於專家。在其他情況下,只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正確地理解從兒童那裏接收到的‘’預兆性信號‘’,能夠為他們做很多事情。
”
那麼,如何識別二胎家庭中,姐姐的內心恐懼呢?
一、塗鴉:隨手之下,是心的映照
閲讀《兒童恐懼心理學》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幅圖片,作者將這幅圖片列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這也是每一個二孩家庭所面對的問題,在小弟弟或小妹妹到來後,如何應對老大的心理感受。
《兒童恐懼心理學》中的畫
作者對這種塗鴉作品做了詳細的分析:
原因:弟弟或妹妹出生,或者父母對兄弟姐妹過分誇獎
發生年齡:童年早期,當兒童對情感有了意識後就會心生嫉妒
行為表現:具有攻擊性,尤其是出現退行性行為,即回到嬰幼兒時期的狀態,如尿牀、無緣由地發脾氣、哭鬧,要求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在“大牀”上。
我回想了一下,我家老二出生後,老大的反應,也印證了書中的結論。
老大小的時候,我和老公就經常問他:“你想不想要小弟弟啊?”老大用力地點點頭,説:“要。”
對於老大來説,小弟弟就是能夠和她一起玩娃娃的小夥伴。而當真的小弟弟到來的時候,她卻變了,她站得遠遠地看着我們照顧小弟弟。
然而,最近,四歲的老大經常説:“小時候的小寶寶,要吃飯。”“小時候的小寶寶,要睡覺。”“我是小時候的小寶寶。”
我常常笑着説:“你都多大了,還小時候的小寶寶!”可是孩子就是變成了小寶寶,吃飯她要我喂,出門他要我抱着,甚至,她會用大被單將自己裹成小嬰兒的樣子.....
在心理學上,這種行為被稱為“退行”,即“兒童表現出不同於平常的行為舉止,會使人聯想到嬰幼兒。”
而在老大的塗鴉中,我也驚訝地發現了一幅和書中畫相似的畫,當然我女兒的畫太抽象了,在她的講解下,我才知道“這邊是媽媽抱着弟弟,這邊是爸爸,我在最旁邊。”我曾經沒有仔細地看老大筆下與我們拉開的距離,但是,她一個人靜靜地呆在角落裏,畫出的畫,居然是媽媽抱着弟弟,她在旁邊,我才意識到,女兒心理真的有對父母愛的渴望,也才理解了孩子嘴中的“我是小寶寶”。
我女兒的畫
大寶心中的這份恐懼,並沒有直接問我們“媽媽(爸爸)你不愛我了嗎?”而是在塗鴉中隱隱地暗示出來。
正如書中所説:“繪畫不僅僅是打發時間,塗鴉也並非毫無意義地塗抹,他們是進入兒童內心世界的鑰匙。”
二、正視恐懼,與恐懼握手言和
恐懼,並不可怕,它其實是一種成長的方式,適度恐懼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面對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出生,老大會害怕失去父母的關愛,於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恐懼情緒,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由於恐懼,出現的種種退行的行為,讓父母從照顧小寶寶的忙亂中,抽身出來看到老大的需求和期盼。
同時,“情緒為兒童提供了某種支配成年人的力量。”在父母關注到老大的恐懼後,父母們會及時反思自己的行為,並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讓老大和老二都能得到有效的安撫和關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面對不同情況,自己如何去表達,並親眼見證了表達後的結果,他們具有了獨立去解決自我問題的初步能力。正如書中所説:“正因為克服了恐懼,兒童才得以成長並獲得獨立自主,這對兒童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書中歸納了恐懼情緒的作用:
自我保護;生存需要;為危險做準備;提高警惕;應變能力的發展。
所以,作為家長,既要能夠識別孩子的恐懼,更要正視恐懼,恐懼並不是一味地負面效用,它擁有正面積極的作用,所以適度的恐懼對孩子們來説,也是一件好事。
三、父母:解鈴還須繫鈴人
在《兒童恐懼心理學》中,作者從握筆姿勢、線條粗細、線條強弱、繪畫位置等方面,解析了不同塗鴉習慣的孩子所傳遞出的恐懼信息,並詳細解讀了34種最常見的兒童恐懼情緒,每一種情緒也都給出瞭解決的方案。
綜合概括起來,想要和孩子一起戰勝恐懼情緒,尤其是有二孩的家庭,父母主要要做到如下幾點:
1.給孩子時間,要讓孩子看見“愛”
孩子對父母具有天然的依賴性,當二孩出生後,父母會因為忙於照顧二孩,而忽視老大,那麼父母就要讓孩子看見“愛”。父母不要吝嗇給孩子時間,多陪伴孩子,即使是有了二孩,也留出固定的時間和老大相處,這樣讓孩子明白,父母並沒有“丟下她”,更沒有拋棄她,而是同樣愛她。
2.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意識的人
父母不要以“你小”“你不會”而拒絕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而是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意識的人,尤其是有二孩的家庭,“父母可以讓兒童一起照顧他們的弟弟或妹妹,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避免出現任何會被他們理解為自己沒有弟弟或妹妹重要的比較。”此外,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主權,而不是事事都由父母來決定,例如,週六去哪裏玩,可以讓孩子決定。
3.父母將説教,改為具體行為
父母的説教,尤其是雞飛狗跳、暴跳如雷式的説教,會如烏雲一樣將孩子籠罩在下面,成為孩子恐懼的來源。説教,只能聽見聲音,而具體行為,卻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例如,孩子常常把脱下的衣服隨處亂扔,作為父母,不要怒吼與數落,而是以身作則,當週圍都乾淨整齊了,孩子自然就學會了。所以老話常説:“身教勝於言傳。”
塗鴉,是孩子們表達自我情緒的出口,而讀懂塗鴉,則是家長們瞭解孩子們的方式。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塗鴉作品,及時掌握孩子的情緒變化,以便和孩子一起,將情緒問題,轉變為成長的砥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