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子,3味藥,脖子上的各種包塊,結節、囊腫、脂肪瘤皆可治
這個時代的人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脖子上長包塊的越來越多,這些看上去疙疙瘩瘩的東西,西醫叫作皮下囊腫、脂肪瘤、甲狀腺結節等等,中醫把這個看作是氣凝痰血的產物,就是裏面有痰濕、瘀血、氣火,三種邪氣攪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説,包塊這種東西,光有痰,它不長;光有瘀,它不長;光有氣,它也不長,三者一結合,狼狽為奸,它就長。
通常來講,女性脖子上長包塊的概率要比男性大得多,因為女性愛生怒氣,生悶氣。生怒氣是一定要把身體裏的火氣發出來;生悶氣是不發火,而是把這股火氣拼命往裏壓。表面上來看,氣火對身體的傷害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着,但是會在身體上表現出一些徵兆,比如,一個人老是生氣或者心情長期壓抑,過段時間,照鏡子一看,舌苔會變得特別厚膩,這已經是內有痰濕了。人體的津液應該像清粥那樣,非常流通,如果經常生氣着急上火,津液就會變得粘稠,就容易多痰,就像灶上的一鍋清粥,你用猛火急火去煮,很快就變得粘粘糊糊,最後板結成塊狀的飯糰。如果再不注意養生,吃肥甘厚味,等於是進一步把火加大了。
所以中醫講,身體上的包塊都是吃氣火長大的,為什麼管生氣叫上火?因為怒則氣上,不管是生氣還是憋氣,氣機都是往上走的,往上走這怒氣就會夾帶着痰濕,堵截在最狹窄的脖子那裏,形成一座孤島,氣血過不去,在局部形成瘀血,痰濁瘀血相互裹結,越堵越大,久而久之,就板結成飯糰那樣的包塊。
有一婦人,脖子上長了結節,整日愁眉苦臉的,擔心結節越長越大,擔心會不會癌變,又不想做手術,問中醫能不能治?
我説,脖子結節三招,第一,心態好,不要一天到晚只盯着脖子看,放平心態,你越關注它,氣血就越集中在那裏散不開。
第二,少生氣,脖子是人體的十字路口,本就容易瘀堵,你一生氣,氣就鬱結在脖子那裏,如果你善於觀察,你會發現凡是愛生氣的人,臉色都是暗紅的,脖子粗粗的,古語説,氣的臉紅脖子粗,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是什麼?消瘰丸。婦人聽罷,點點頭,回去吃了一個多月消瘰丸,也有意識的放鬆心態,少發脾氣少着急,脖子上的結節很快就消掉了。消瘰丸,出自清代名醫程國彭的《醫學心悟》,專治氣血痰結在咽喉的各種疾病。方子也很簡單,就三味尋常見的中藥,牡蠣、玄蔘和貝母。
玄蔘、牡蠣、貝母各120克。把這三味藥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藥,每次服用9克,每日兩次。如果你不想自己動手,有一個比較相似的中成藥,叫內消瘰癧丸,藥店就可以買到。
這個牡蠣可不是指牡蠣的肉,而是它的殼,不得不説,中醫真的是物盡其用,連殼都不浪費,都能拿來入藥。牡蠣長在海里,海水是鹹的,牡蠣的味道也是鹹的,鹹味的食物或者藥物最大的功效就是軟堅散結,牡蠣在這個方子裏打頭陣,首當其衝把包塊破開。其次,牡蠣拿在手裏是很沉重的,沉重就可以往下降。所以,牡蠣可以把凝聚在脖子處的痰火往下收一收。
玄蔘,玄者黑也,玄蔘色黑,專門入腎,補腎水,凡是粘稠的東西,必須要靠水來稀釋,粘稠的粥,水一下去就清晰了,玄蔘除了滋陰增水,它還是苦寒的,可以降火,相當於把灶下的柴火拿走了,這樣鍋中的津液就不容易被煉化的黏黏稠稠。滋陰降火的藥大把,為什麼獨獨選玄蔘呢?因為玄蔘和牡蠣一樣,都帶有一股鹹味,玄蔘加上牡蠣,可以説是珠聯璧合,軟堅散結的力道更猛了。
貝母又分為川貝母和浙貝母,川貝母偏於潤肺止咳,浙貝母偏於化痰散結,脖子的包塊就是痰結氣鬱堵在那裏,所以這裏用的是浙貝母。唯一遺憾的是,消瘰丸這個方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經常生氣的人可以和四逆散一起吃,四逆散是專門調氣的方子,説到氣,就不得不提到肝,因為肝主一身氣機,身體的氣機順不順都由肝來決定,四逆散可以幫你把鬱結的肝氣往四面八方發散,再配上這消痰結的藥物,疾病就像抽絲剝繭那樣慢慢地消去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少生氣,否則,這邊的火氣剛撲下去,那邊又起來了,這氣火關若是過不了,終究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