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有出息,所以會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可是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成為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其實這件事與孩子的年齡沒有太大關係,家長可以抓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在這個階段給孩子立規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好像有“強迫症”,其實是進入秩序敏感期
小默的兒子剛滿兩週歲,平時很淘氣,但是小默最近發現了一個現象,她感覺兒子好像有強迫症,而且很嚴重。
比如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必須坐在左邊,媽媽必須坐在右邊,如果兩個人的位置掉到了,孩子就會又哭又鬧,讓父母趕緊坐回自己的位置。
玩玩具的時候也是如此,孩子必須把玩具按照順序擺放,如果放錯了,就會開始哭鬧,並且會重新開始擺,直到擺正確位置。
孩子的這些表現,很像我們常説的“強迫症”,可是孩子才這麼小,怎麼會有強迫症呢?而且孩子之前一切正常,只是最近才出現了這種情況。
小默在寶媽羣裏求助,想讓大家幫她分析一下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一位有經驗的寶媽告訴小默,孩子這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是特別正常的現象。
這位寶媽還説,可不要小瞧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如果家長能夠在這個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孩子會變得更加懂事。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從“秩序敏感期”開始
很多家長是頭一次聽到“秩序敏感期”這個詞語,寶寶在成長髮育的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會對秩序格外敏感,大概在兩週歲左右出現,六週歲左右時會消失,這個階段就是秩序敏感期。
當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之後,像是偏執狂,也像是有強迫症,在孩子看來,所有的東西都要有秩序,如果秩序被打亂,孩子就會開始哭鬧,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如果家長不懂什麼是秩序敏感期,只會認為孩子變得很不聽話,甚至會去批評孩子,導致孩子變得很叛逆,以後會越來越不聽話。
聰明的家長會抓住這個時期,開始給孩子立規矩,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有些家長不知道怎樣識別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其實孩子到了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特殊表現。
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後,會有這3種表現。
1、好像有強迫症
這是最典型的一種表現,在孩子的眼裏,每個物品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如果家長放錯了,孩子就會開始發脾氣,會要求家長重新放置物品。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就説明進入秩序敏感期了,家長不要埋怨孩子不聽話,而是要理解孩子,並且準備開始給孩子立規矩。
2、很在意物品歸屬權
當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會特別在意物品的歸屬權,不會讓家長碰自己的東西,覺得自己的東西別人不能亂碰。
同樣,孩子也不會隨便碰爸爸媽媽的東西,也不讓家長互相亂用東西,比如爸爸使用媽媽的牙膏,孩子就會開始哭鬧。
3、注意生活習慣
孩子此時就像是一個“小大人”,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記性也變好了,特別注意生活習慣,尤其是做每件事的順序,絕對不能顛倒着來。
比如孩子早上起來後第一件事是刷牙,如果家長先給孩子洗臉,孩子就會哭鬧,只有按照正常的順序進行,孩子才會感到開心。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注意這兩點
第一點就是要善待孩子,別對孩子發火。
孩子除了對秩序敏感,性格也會變得很敏感,給孩子立規矩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不聽話,家長要對孩子温柔一點,不要總對孩子發火。
家長要尊重孩子,多徵求孩子的意見,當孩子不聽話時,要和孩子講明白為什麼不能那樣做,還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
第二點是不能輕易心軟,立場要堅定。
有一些家長特別寵孩子,看到孩子哭鬧,就會感到特別心疼,所以就由着孩子的性子來,如果這樣做的話,永遠都無法給孩子立下規矩,孩子也不可能會守規矩。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立場一定要堅定,錯就是錯,該批評時不能心軟,如果一直縱容孩子,其實會害了孩子。
最後我想説,給孩子立規矩要瞅準時機,最好是抓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成長得很快,給孩子立規矩也會獲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