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玩“瘋了”,不願意回家,寶媽們通常是如何解決的?
好言相勸?哄着?大聲訓斥?
但據我在我家樓下的觀察,上面這三種做法,通常都沒啥太大的作用。
“我數到3,你立馬站起來跟我回家,否則你就別回來了”。
這位寶媽的做法,看起來“很棒”啊,孩子很快就能收心跟着媽媽回家。
菌菌在觀察媽媽的同時,一直在看小朋友的表情與反應。
急急忙忙的跑到媽媽身邊,小眼神略有點不安,期間還一直看着媽媽的表情。
總的來説,就是:
極度緊張與不安!
就像楊雨辰面對突然發難的父親
這句話就像是田徑比賽時,裁判的倒計時。
計數的過程中,我們精神緊繃,甚至緊張到喘不上氣。
而聽到這句話的孩子,心情和我們站在起跑線上是一樣的。
不知道接下來,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媽媽會不會發火?會不會責罵我?
數到3,就像是一種只能服從的命令與威脅。
其實,孩子真正懼怕的不是這三個數字,而是媽媽的語氣與家長的“強權”。
在這樣的場景下面,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平等,而孩子選擇聽話,只是因為他怕你,怕你生氣與責罵。
雖説這樣的方式並不能完全歸於語言暴力。
但“強權”式的行為和語言暴力一樣,都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
而有同等效果的話語很多: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再不聽話,就讓大灰狼抓走你。
......
甚至用各種威脅恐嚇的故事,來讓孩子聽話、乖巧。
可這一次次的威脅,真的能管用嗎?
◆ 消磨原則和邊界
喊出123,無非就是給孩子一個緩衝期,給孩子一個機會。
但看似很有規則的做法,其實在吞噬孩子的原則與邊界感。
這只是為孩子建立了一種行為約束的“他律”模式,慢慢地就會在孩子頭腦中形成一個惰性:
碰到事情,我可以無視規則,你不喊123,我就可以做。
他們甚至會習慣用123做規則,用他律要求自己,長久下去,只會讓孩子孩子喪失原則,很難去做好自律。
◆“威信”會消失
通常,這樣威脅的話語其實並沒有可兑現的空間。
能真的不要孩子了嗎?
不會。
真不會讓孩子進家門嗎?
不會。
真的不愛孩子了嗎?
怎麼可能。
父母的威脅,大部分是做不到的,最後只會變成嚇唬孩子的伎倆。
但對於孩子來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漸漸地就會意識到,父母説的結果並不會實現。
而威脅產生的威信,緊接着也會消失。
最後,想要用威脅讓孩子聽話,都會變成父母的退讓。
而威脅、施壓,只會換取孩子短暫的聽話。
父母立下的規則,也會在孩子的不以為然甚至是反抗中的崩塌。
◆ 讓孩子丟失安全感
就像我們在開頭講的,雖然孩子很聽話。
但是孩子的表情以及動作,都表現出了對媽媽的懼怕。
孩子沒辦法琢磨與分辨父母話中的情緒,而這隻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他們時常擔心媽媽會不會不要我了,媽媽很嚴肅、很生氣,會不會罵我。
甚至玩一會兒,都要不停的確認媽媽還在不在身邊。
威脅孩子、命令孩子、壓迫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懼怕與丟失安全感。
這根本就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這也不對,那也不行,孩子不聽話了,家長能做什麼?
事後數123、説威脅的話,不如事前就設定合理的後果。
你可以警告並説清楚後果,這個後果一定要是可行的,做不到的威脅都是虛設。
比如:帶孩子出門玩之前就和孩子商量好。
“媽媽還要回家做晚飯,所以,我們這次只能玩1個小時。”
“如果你不遵守我們的約定,下次帶你出門玩的時候,媽媽一定會縮減時間。”
並且一定要説到做到,不要因為心軟而破壞規則。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明白孩子“不聽話”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審視時,很多問題可能很容易就解決了。
反觀我們在喊出1、2、3時,孩子是如何反應的?
為了配合大人、為了不受責罵,他們會強行改變自己的節奏。
他們既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做,但又不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慢慢理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威脅的方式肯定會快速的達到目的,但孩子精神所受的壓力,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威脅,不亞於體罰與語言暴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漸漸也會失去對家長的依賴感與安全感。
温和的方式,可能不會立馬見效,但是對於孩子心理的長遠發展,卻是有益的。
《高效能家庭的7個習慣》裏有這樣一句話:
如果一個人感到威脅,那麼用戒律(或説教)來進行教育,只會造成這個人對教育者和教育本身更多的反感。
當然,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套公式。
父母需要不斷摸索符合自家孩子心理與成長的“套路”,畢竟最懂孩子的肯定是媽媽與爸爸呀。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需要做好「自我的情緒管理」。
低聲育兒往往比高聲威脅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