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現如今,早教班是越來越多,而且招生情況都還不錯。為什麼?因為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給一歲的孩子報早教班,就能保證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嗎?這樣做,恰恰會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此類做法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也違背了教育的規律,完全是白投入。
並不是説家長不需要對一歲的孩子投資,關鍵是如何投。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該如何對一歲的孩子投入呢?換句話説,家長該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才有利於孩子未來的長遠發展呢?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對於一歲的孩子,家長應該在如下幾個方面加大投入:
一是多多陪伴孩子,滿足孩子的情感和安全感需要。一歲左右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陪伴具有許多正面效應。當大人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全面需求時,孩子會覺得自己重要,會和父母之間產生安全的依戀關係,這對於孩子自尊心的啓蒙和安全感的培養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面作用。
二是多讀書給孩子聽。2014年6月享譽全球的美國兒科學會發佈政策聲明,稱給孩子讀書越早越好,應該從孩子出生就開始。2015年8月,美國《心理科學》雜誌發表研究稱,比起單純的説話,給幼兒朗讀和跟他們一塊閲讀,更能增加他們聽到的語言的豐富性。而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完成的另一項調查則表明,大聲讀書給孩子聽,與孩子四年後的語言和讀寫能力有關。研究表明:在孩子6個月大至4歲這個時間段裏,媽媽給孩子讀書的次數越多,到孩子四歲的時候,他們認識的單詞越多;他們同時具有更強的早期閲讀和拼寫能力。可見,早期的親子閲讀與孩子未來的語言能力及學業表現,是有直接關聯的。
三是多和孩子做遊戲。童年的主要任務是遊戲,是成長,而不是學習知識,更不是參加早教班。遊戲應該成為兒童生活的主要內容,因為豐富的遊戲不僅有利於兒童發展肢體能力,還有利於兒童的認知發展和親社會能力的形成,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那些不顧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不尊重教育規律的家長,過早地把孩子送到早教班,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會害了孩子,做家長的切不可因為焦慮或者圖省事做下讓孩子悔恨一生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