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建立幼兒健康檢查制度,和幼兒健康卡或檔案,每年體檢一次,並對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狀況進行分析評價。
某幼兒園在今年給孩子們進行口腔檢查時,記錄了一組數據:10個5歲兒童中,有7個孩子有齲齒。
如此高的比例,説明了我們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口腔健康,還沒有足夠的重視!一項調查現實,6歲之前的幼兒,在家長有效督促下,能夠做到早晚兩次刷牙的幼兒,遠不足三分之一。乳牙護理不當的問題,已經成為學齡前兒童患齲齒的重要原因。
齲齒這隻鍋,不能只讓“糖”來背
孩子:“媽媽,我的牙齒為什麼會爛?”
媽媽:“是蟲子咬的,你每次吃完糖以後,蟲子就會吃你的牙齒!”
孩子:“哦,那我以後不敢吃糖了。”
其實齲齒不是被蟲子咬的,而是細菌在作祟。而且,齲齒這隻鍋,更不能只甩給“糖”來背,形成齲齒有四大因素,只有湊集到一起,才會引起齲齒。
①細菌:齲齒的罪魁禍首,致齲細菌和碳水化合物作用產酸,腐蝕牙齒。
②食物:食物殘渣,包括糖、米飯、面、菜、水果等,這些都能給細菌提供能量。
③宿主:即口腔環境,以及牙齒形態,唾液分泌減少、牙齒不齊、脆弱等均易患齲齒。
④時間:齲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成年人需要1~2年,兒童只需要半年。
口腔醫生表示:如果你的口腔衞生良好,牙齒很堅固,就算你吃再多的糖,也不會形成齲齒;反之,如果你的口腔不衞生,細菌逐漸增多,而且長時間不刷牙,就算不吃糖也會有齲齒。
乳牙齲齒不用怕,反正以後要換恆牙?
很多寶媽認為,孩子的乳牙遲早會被恆牙取代,所以不用理會,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
如果齲齒髮現後,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將會產生一個嚴重且不可逆的過程。齲齒會大面積被腐蝕,很快半顆牙齒就會被“鑽空”。而且,齲齒不僅僅是牙齒壞了,還會引起口臭的問題,這會令孩子很尷尬。
一部分乳牙到10~12歲以後才會被替換,如果不做早期治療,可能會影響到後期恆牙的萌出。
齲齒分為三類:淺齲、中齲、深齲
①淺齲:病變只在釉質內,表現為牙齒變褐色,或者有黑褐色半點,孩子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②中齲:病變已經達到本質,形成淺層齲洞,孩子對冷熱酸甜的刺激,會有明顯感覺,偶爾會有疼痛感。
③深齲:病變已經到達牙髓,經常會感到疼痛,已經影響到了正常吃飯。如果不馬上治療,會引起根尖炎,繼而引發牙槽骨、下頜骨炎症,孩子會很難受。
在淺齲時去治療,非常簡單,可能只是局部用藥,或者是進行塗氟,使其再度礦化。如果到了中齲,就需要用機器清除牙齒齲壞的部分,然後進行消炎,加填充物。要是波及到了神經,那治療起來就麻煩了,而且孩子很難配合。
兒童患齲齒後的飲食禁忌
1、不要經常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這類食物容易磨損牙齒和牙齦。而且,在咀嚼食物的時候,很容易喚醒齲齒內的神經,引起牙疼。包括炒花生、炒蠶豆、炒黃豆、油炸豬排、有炸雞排等。
2、不要喝酒,酒精會刺激牙髓神經,引起疼痛。包括含有用酒精的功能性飲料,還有就是咖啡、可樂等也不要喝。
3、酸性食物少吃,因為酸性食物堆積在牙縫裏,會產生過量腐酸,腐蝕牙齒表妹形成的齲洞。包括石榴、楊梅、酸棗等。
4、甜膩食物少吃,雖然它不是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但糖分堆積在牙縫中,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就會產生酸,它會使局部硬組織發生壞死、脱礦,牙釉質也會隨之變色。
5、低氟飲食,氟是維護牙齒健康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有利於牙齒組織鈣化和代謝,幫助牙齒增強抗酸性能和抗齲能力。像鱈魚、鮭魚、沙丁魚等海鮮類食物,是含有氟的,可以給兒童吃一些。
如何預防兒童齲齒
1、窩溝封閉
牙面有許多深淺不一的溝裂,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從而自身細菌。窩溝封閉,是一種無痛苦、無創傷、高效、低價、簡單、有效的技術。窩溝封閉的最佳年齡:3~4歲做乳牙封閉,6~7歲做第一恆牙封閉,12~13歲做前磨牙及第二恆磨牙封閉。
2、正確刷牙
據統計,大多數兒童刷牙方法不對,都屬於“應付差事”。刷牙應該堅持一天兩次,而且最好是在飯後刷,這樣能及時清理食物殘渣。刷牙順序為:右前向後、由外向裏、由上到下,橫着、豎着、斜着來回刷,時間最少3~5分鐘。
3、勤漱口
平時吃完零食以後,如果沒有刷牙的條件,一定要用清水漱口,讓口腔始終保持乾淨、清潔的狀態,這樣可以有效預防齲齒髮生。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吃糖,因為吃糖是孩子的權利,糖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只要吃糖後及時刷牙漱口即可。
據説,日本人外出,包裏會隨身攜帶牙膏牙刷,吃完午飯和晚飯後,他們會隨時到洗手間刷牙。日本人對口腔健康非常重視,所以日本兒童的齲齒髮生率也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