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為青少年編制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做到“六個一”居家學習心不累

華東師大為青少年編制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做到“六個一”居家學習心不累

  新民晚報訊 (記者 王蔚)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和網課學習,打亂了中小學生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許多孩子出現了緊張、焦慮、不知所措的情緒。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周同和劉俊升教授,在長期關注和研究疫情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基礎上,編制了“六個一”心理健康小貼士,讓孩子們在這一特殊時期,護好自己的心靈。

清一清,消息來源要搞清

  不知道你是否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閲讀完手機或者互聯網上各種各樣關於疫情的消息後,常常覺得很疲憊或無力,尤其是當這些信息裏有時還夾雜着難以辨識的謠言時,更是如此。讓我們清一清信息源,丟掉一些不必要了解的信息,還心靈一個安靜。

靜一靜,情緒表現要注意

  居家隔離是對我們心理狀態的一次考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這是對外界快速變化的一種應急適應,不必過度擔憂和自責。不妨每天找一個安靜的時間段,寫一寫今天讓自己感受到壓力的事情,並且嘗試描述性的記錄下自己的感受。隨後,我們可以再整理回看每天的日記,找出讓自己容易有情緒波動的事件,主動遠離或直面解決。

想一想,網課學習沉住氣

華東師大為青少年編制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做到“六個一”居家學習心不累

  許多孩子在網課學習時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效率低下、時常要與父母發生矛盾甚至衝突等情況,有的人還會因此產生憤怒、沮喪、無助和悲傷。同學們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對於網課學習感到焦慮的原因是什麼,是擔心學習效率不高,還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是有逃避心理,覺得可以趁這段時間偷個懶等等。每個人的原因都不太相同,所以必須靜下心來找到真正的原因。隨後,大家要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可控的行為上來。每天要勞逸結合,保持愉悦的心情。上網課時要專注聽講,課後要認真完成任務。如果出現情緒的波動,不妨多向父母和老師傾訴,尋求他們的幫助,讓他們一起來分擔和減輕自己的壓力。

動一動,身體健康需運動

  居家隔離後,我們的活動空間也大大縮小。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主動把運動提上日程了。心理學研究發現,運動可以讓人們的大腦分泌內啡肽、多巴胺等令人感到快樂的激素,因此可以幫助我們在疫情期間調節自己的情緒。青少年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小區內快走、室內瑜伽、有氧操等都是不錯的形式,和家人、朋友們一起運動起來吧。

做一做,規律作息享安心

  按時起牀、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構成了日常作息規律。即便是在足不出户期間,保持規律的作息會讓我們覺得生活還是是可控的。青少年可以從日常生活、家務勞動、作業以及與人相處等四個方面入手,和家人一起探討家庭生活中需要保持哪些規律性的東西,並在每天的生活中認真執行。

聊一聊,家人朋友常聯繫

  和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大法寶。居家隔離可能會讓自己和朋友分隔在不同的地方。越是困難的時期越是需要彼此之間的相互支持和鼓勁。想想誰是能夠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關心的人,把他們的名字都寫下來吧,多與他們保持聯繫,聊一聊近況,吐槽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共同憧憬一下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2 字。

轉載請註明: 華東師大為青少年編制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做到“六個一”居家學習心不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