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醫院】
商報記者 陳敏娜 通訊員 路晨雯
昨天,杭州官宣入梅。梅雨季也迅速帶來了降水:據杭州氣象台消息,未來七天杭州降水不斷。而江南春夏本就多煙雨,不僅大自然的濕潤度增加,人體內的“濕氣”也容易增多。
浙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楊敏春説,中醫認為,濕邪為病,容易困阻氣機,出現頭身困重、神疲乏力、口乾口臭口苦、食慾下降、腹脹、大便不爽或黏滯、溏爛、盜汗、手足心多汗,甚者流注肌膚關節誘發關節腫痛、濕疹、水腫等病症。平時脾胃功能不佳或痰濕較重的人羣,更容易出現以上症狀或者原有疾病加重。
如何擺脱“梅雨困境”,保持健康狀態呢?楊敏春説,梅雨季除濕很重要,可以從居家環境、生活作息以及飲食調節上來除濕。
居家環境上,儘量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多開窗通風,而在陰雨天氣要少開窗,及時利用除濕機。衣物、被褥要勤換勤曬,可藉助除濕劑或烘乾機。外出涉水淋雨後,要及時更換衣物,以防寒濕內侵。
生活作息上,天氣晴朗時多出去走走曬太陽,平時適當增加些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出汗可提高氣血的運行,減少濕氣阻滯的機會,主動地排除體內的“濕氣”。比如多做足浴,根據自己的具體症狀如濕疹、水腫、消化不良等,選配花椒、乾薑、地膚子等進行對症治療。
飲食上,要減少攝入易助濕的食物,比如甜食尤其是冰淇淋、雪糕、糕點以及可樂、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飲料,吃其他食物也要少加或不加糖;啤酒、紅酒、白酒、黃酒等酒精飲料;生冷瓜果如冰西瓜、桃子等;肥膩之品如肥肉、堅果、油煎油炸、奶製品等食物。
“應以蔬菜、適量的優質蛋白如瘦肉、魚肉、蝦為好,同時適當多食有祛濕功效的食物,比如生活中常見的茯苓、赤小豆、絲瓜、冬瓜、綠豆等,均有一定的清暑祛濕的功效,可酌情選用。”楊敏春還建議,適當服用一些辛香之品,類似紫蘇、生薑、辣椒等,一則使濕從汗解,二則調節胃腸功能及食物滋味,可以根據患者寒熱偏頗體質選用。
另外,梅雨季潮濕悶熱,也是多種疾病容易被誘發的時節,要特別警惕:
有呼吸道基礎疾病的人羣特別是免疫力較弱小兒、老年人,注意儘量在濕度不高的環境下活動,家用空調及時清潔,衣物及時增減。
有手足癬、濕疹等皮膚類疾病的人要注意及時更換衣物,少吃油膩及海鮮。
平時腸胃不佳的,消化功能差的人羣及小兒、老年人要重視飲食的均衡及食物新鮮度。
有類風濕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等關節疾病的人羣受外界濕邪侵襲,也會導致原有疾病復發、症狀加重。這類疾病患者不妨選擇中醫外治療法如燻蒸、丸藥敷貼,可預防及治療關節的不適。
“特別提醒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更加積極監控血壓和血糖,維持情緒穩定,避免激動。”楊敏春強調,空氣濕度增加時,正常人都容易感到胸悶不適,如果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羣,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的情況更不能大意,要及時就醫。
2022年6月13日 《每日商報》 08版 養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