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小孩子學走路的時間大致都不相同,有一部分的寶寶走路晚有一部分走路早,那麼這類走路晚的寶寶究竟跟哪些原因有關呢?
什麼時候走路,其實是看寶寶的性格!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嬰兒會在一歲左右學會走路的。寶寶走路的必要條件主要是肌肉力量和寶寶掌握的平衡感,而這兩個方面的發育快慢又主要受寶寶性格的影響。
比如,性格比較温和的寶寶在早期是個堅定地爬行主義者,他們經常會習慣於地面活動,只有當他們把身邊的玩具都徹底玩厭了,他們才會想着爬到遠處去找其他的樂子。一般對於這樣的寶寶來説,他們會經歷一個爬——扶着站——扶着走——走路的過程,但只要他們走起來,就能走得很好。
而對於比較好動的寶寶來説,他們走路會比較早。這類寶寶是不會乖乖地坐在寶寶椅或大人腿上的,他們的性子裏就透着“急”字,長得自然也“着急”,走路早也是順理成章。還有,寶寶的胖瘦也會影響走路的早晚,一般來説,性格比較好動的寶寶比不愛動的寶寶更瘦,這也是他們更早走路的一個根本原因。
早走路會影響寶寶長個子嗎?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走路太早的話會影響寶寶長子。道理其實很簡單:過早站着,就意味這脊柱和腿部關節過早的承壓受力,整個寶寶像是一直被“壓着個子”。
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就算寶寶很早的開始學會走路,但是他躺着的時間一般也是站着時間的兩倍以上,根本不是父母們所想的“一直被壓着”。
另一方面,適當地擠壓和摩擦,反而能刺激關節和骨骼的生長,非常有利於寶寶長個子。這也是同樣條件下,一般運動多的孩子比運動少的孩子個子高的原因。
寶寶走路晚跟智商有關嗎?
很多家長都以為,自己家寶寶走路晚可能就是不聰明,越早走路才越聰明呢!那麼,寶寶走路的早晚跟智商有關嗎?
其實這種想法也是不正確的,相關專家説,其實每一個孩子走路的時間並不一樣,有的在八九個月就會走路,但有的甚至已經一歲半了才開始學習走路,然而走路早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過程中,也並不比那些走路晚的孩子有優勢。
寶寶走路晚的真實原因!
1. 遺傳因素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大約有40%的寶寶會走路的月齡和他的父母大致相通,甚至有的寶寶連爬行、走路的姿勢都和爸爸媽媽小時候一模一樣,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實就是受了基因的影響。因此也可以説明:先天性的遺傳因素對寶寶走路晚會有一定的影響。
2. 温度的影響
一般情況來説,寶寶在春夏學走路比較快,因為春夏穿得相對比較單薄,會使寶寶的動作比較靈活,這樣也就更容易學會走路。但是如果在冬季的話,寶寶穿得比較厚重,動作就會相對的比較笨拙,走路時間也會比較晚。
3. 家庭教育
有些父母不忍心看着寶寶走路摔跤,以至於沒有及時的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的走路環境,所以導致寶寶缺少學習走路的機會。在此要注意:父母在訓練寶寶走路方面不能過於溺愛,要多讓寶寶進行鍛鍊。
4. 性格原因
有的寶寶性格比較膽小,所以不敢面對走路,但是由於這種心理以至於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會比較慢,所以,父母在平時要多對寶寶進行鼓勵,多注重對寶寶性格的培養。
5. 平衡感
寶寶走路是需要平衡感的,如果寶寶身材上下不太平衡,學習走路的時間就明顯晚了。
6. 環境原因
如果家裏的空間比較狹窄而又堆滿物品,就會導致寶寶沒有練習走路的空間,再加上週圍也沒有可以扶着練習走路的設置,可能會直接影到響寶寶走路的積極性。
7. 疾病原因
如果寶寶患上了肌肉關節類疾病,如嬰兒肌肉鬆弛綜合徵、先天性髖關節一側脱位、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症等疾病,也會導致寶寶走路延遲,這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相關的治療。
8. 缺乏維生素
缺乏維生素D有可能造成佝僂病,這種病很容易使寶寶的腿部發生變形,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學走路。所以在寶寶學走路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攝入均衡營養,特別是保證足夠維生素D的攝入。
幫助寶寶儘早學會走路的4個小竅門:
1.從爬行開始
爬行可以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有利於學習走步。所以在寶寶學習走路之前一定要經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於寶寶練習)爬行。
2.用玩具吸引
寶爸寶媽們不妨可以利用玩具來吸引寶寶,跟孩子一起進行玩耍,誘導他們慢慢地邁開腿。慢慢的,寶寶就會嘗試着去跨步,哪怕只是搖搖晃晃的,但這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在這個階段,一定要隨時準備接住寶寶,防止寶寶摔倒。
3.練習放手站立
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會因為害怕而不願意放手進行站立,那麼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獨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逗引寶寶轉動身體,獨自站立。
4.選擇適合的鞋
對於練習走路的小寶貝來説,最好不要穿皮鞋,主要是由於不管是皮鞋還是一般運動鞋,鞋底很硬,鞋面硬,只有軟底的鞋子,對孩子的發展才是有利的。
很多家長心裏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早學會走路,但是孩子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急不來的,需要慢慢來才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