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嘉定】
雲天收夏色
木葉動秋聲
今日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此時自然界中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雖然暑氣和熱氣猶在,但涼風已經不遠了。
根據中醫理論和經驗,立秋養生應以養收為原則,貴在滋陰斂陽。
“立秋”養生
起居調養
立秋之後,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的作息規律,以晚9-10點入睡,早晨5-6點起牀比較合適。
此時,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以應秋氣之清爽,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
飲食調養
雖然此時濕熱之氣猶盛,但防秋燥的相關事宜也該着手準備了。
《素問·髒氣法時論》説:“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西紅柿、枇杷、檸檬等。
而肺在五色裏屬白,立秋時,多食白色的食物也有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效,比如銀耳、蜂蜜、白芝麻等。
此外,“秋老虎”天氣持續,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在防燥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暑清熱。
着裝調養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有涼風時至,天氣變化無常。
俗話説道“春捂秋凍”,這個季節穿衣感到微涼是最好的狀態,不必過早添衣,適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
不過,隨着天氣逐漸轉涼,晝夜之間温差增大,有支氣管炎、肺氣腫、關節炎、腰肌勞損、心腦血管疾病、面癱等疾病的人羣,還是要做好防寒工作。
運動調養
從中醫上講,秋天時人體精氣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量不宜過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過多造成陽氣損耗,可以選擇一些輕鬆平緩的運動,比如慢跑、太極、快走、瑜伽等,保持適時有度、循序漸進地進行。
立秋一誤區
不要着急“貼膘”
“貼秋膘”是傳統民俗之一,其本意是為了彌補身體因“苦夏”而造成的營養缺乏。
彼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
立秋稱重後,發現瘦了當然需要“補”回來,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
而如今,生活改變,營養過剩的人越來越多了,反而不宜像以往一樣大魚大肉地吃了。
而且,整個夏季因為天氣炎熱,人們為了補充水分而多食瓜果,這會造成夏末秋初之際,脾胃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更不適宜“大補”。
所以,立秋進補,最好是——清補,增加營養的同時還避免了內濕積聚的問題。
平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滋陰潤燥的葷食類,如瘦肉、魚、雞、牛肉等。不過因為脾胃功能才開始恢復,進補需要適量。
立秋養兩髒
養肺、養肝
養肺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立秋之後,天氣就變得乾燥,而天氣乾燥容易傷肺,肺氣虛則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一般來説,秋季養肺,可多食蓮藕、百合、杏仁、荸薺、蜂蜜、甘蔗、土豆、蘿蔔、山藥、扁豆、枸杞、銀耳、木耳、豬肉、鴨肉、柚子等潤燥養陰之品,同時要少吃葱、蒜等辛味之品。
養肝
立秋之後,肝氣在秋天受到抑制,而肝又主情志,疏泄氣血,這時候人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氣血失調的現象,具體表現有憂鬱、心慌心悸、失眠、內分泌紊亂等。
秋季養肝,多吃小白菜、胡蘿蔔、海帶、蓮子、黃瓜等,可以幫助肝氣的運轉,增強肝臟解毒排毒功能,自然而然就能夠避免不良症狀的發生了。
立秋揉三處
調理氣機
按揉手太陰肺經
沿肺經循行之處,從中府穴至拇指指端的少商穴方向順經按摩。
取補養肺經經氣之意,對調節肺經氣血有較好作用,同時預防肺部疾病的發生。
在順經按摩時可着重按揉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等肺經五輸穴。
按揉關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
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關元穴3-5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
功效:關元穴歸屬任脈經。為補益要穴,更偏於温育陽氣。有強身健體之功效。經常按摩此穴,可調整全身的呼吸功能,可激發經氣,升提氣機。
按揉天突穴
定位:在頸前區,胸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上。
手法:用食指指腹按壓天突穴2-3分鐘,以感覺舒適為宜。
功效:天突穴屬任脈。與肺部聯繫密切,外通氣竅,是氣息出入的要塞。按摩此穴,對祛除肺邪、潤肺益氣有重要作用。
來源:養生中國
編輯:楊玉潔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