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有個寶寶,走路時的姿態有點像鴨子般左搖右擺。家人沒有在意。剛學走路,哪能那麼穩當呢?大家把走路不穩歸因於寶寶沒有掌握好平衡。走了幾個月,還是一點兒進步沒有!體檢的時候,問了一下醫生,醫生建議去兒童醫院檢查。結果出來了,先天性髖關節脱位。比較寬心的是,脱位角度比較小,矯正一段時間就可以。
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坐、爬、站、走是寶寶大動作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一般情況是,五六個月會坐,七八個月會爬,11個月前後獨自站立,1~1.5週歲會走。如果到了相對應的月齡,寶寶卻沒有相應的表現,就要多留心。
寶寶大動作落後,與一般水平相比,也就差2個月。如果寶寶的大動作發展明顯慢於一般水平,媽媽就要和幾種疾病對照一下了。
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1.腦性癱瘓
腦癱患兒3~4個月大時,腿的踢蹬動作明顯少於正常嬰兒,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到了會坐、會爬、會走的時間,常常明顯落後於同齡的寶寶;即使爬行起來姿勢也很怪異,表現為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抬頭困難,雙上肢不能支撐身體。
2.先天性肌肉病
這類患兒與腦癱有本質區別,雖然都有行動不便的症狀,但很多孩子的智商沒有任何問題,僅僅是肌肉出了毛病。四肢肌肉無力、肌肉疲勞、萎縮,可能有麻木、肌肉不自主運動、肌肉疼痛等現象。
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3.先天性重症肌無力
這類疾病與遺傳有關,多在出生時或其後不久出現,眼外肌受累明顯,常可累及面部肌肉而影響進食。全身肌無力少見。
4.脊髓性肌萎縮症
脊髓性(進行性)肌萎縮是一種具有進行性、對稱性、以近端為主的弛緩性癱瘓和肌肉萎縮為特徵的遺傳性下運動神經元疾病。通常自手的小肌肉開始,蔓延至整個上肢和下肢,反射消失,感覺障礙不出現。
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5.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脱位
這種疾病不容易發現,不痛不癢,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寶寶屁股兩邊不對稱,雙腿不願意分開,走路時的姿勢像鴨子般左搖右擺。
先天性髖關節脱位是一種兒童四肢畸形的疾病,主要受遺傳因素、子宮內機械性因素及嬰兒的包裹方法等多項因素影響。肌肉張力下降,不能順利爬行。脱位側的下肢會顯得比較短,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即使情況最輕的,大腿皮膚紋理也會出現不對稱的情況。 通過大動作異常,辨別寶寶疾病寶寶大動作異常可能預示着某種疾病,任何疾病都是早發現治癒可能性高,能減少疾病對寶寶的傷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8 字。

轉載請註明: 這才是寶寶正常會走路的時間,過晚可能與疾病有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