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學時代的成長真相,在父母面前和盤托出,一定是驚心動魄的!——白巖松
白巖松是著名央視主持人,名嘴、作家,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內凡是能和“轟動”沾上邊的新聞,必得有白巖松的經典評論在裏面。這樣一位成功人士,對於孩子的教育卻是“自由式散養”,獨特的育兒觀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白巖松是阿根廷球迷,本想給兒子取名“白巴蒂”,妻子卻是意大利球迷,堅決反對。白巖松是古龍迷,妻子為金庸迷,兩個人爭持不下,各讓一步。
最後大名選用了白清揚,小名為巴蒂。白清揚長相酷似白巖松,高三就成為了英國名校的預備生,妥妥的學霸一名。
但是他從小卻被父親要求“不能考第一,否則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白巖松認為,爭第一的人也許會用上很多不善良的手段,贏得了戰役,卻要在深夜裏自己舔舐傷口。
他對兒子的要求是,和自己賽跑,“不爭第一”,站在首位的人不一定是勝利者,一時風光賭不來一生的順暢。
2013年北京中考成績發佈,白巖松知道兒子考了高分很開心,更開心的是他不是第一名。
和兒子做兄弟,縱容“興趣發展”
在一份對上千名孩子的調查中,對於“興趣班全程被父母逼迫”中,有33.05%的孩子感到十分不滿,有18.39%略有不滿,遺憾未被逼迫的僅有1人。
在普遍的教育焦慮下,白巖松卻沒有逼着孩子去學那些“功利性”的補課班,而是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同為球迷,兩個人居然看球到深夜。爸爸認為“不放棄就可能改變結果,這就是足球的魅力,課堂上可學不來”。
第二天孩子上課,引來全班同學羨慕,沒有任何學生敢這樣,有老爸的支持和理解,孩子學習更用功,父子感情也更加深厚。
“閒書”和“正書”,沒有先後順序之分
在大部分家長的眼中,課本、輔導書是“正書”,再退一步,老師佈置的名著選讀是正經書,孩子需要用心去讀。
而像漫畫、小説、野史之類,就是在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玩物喪志,並不“入流”,甚至成為禁書。
白清揚從小卻不受此限制,他喜歡讀金庸的作品,喜歡聽搖滾英文歌,白巖松極力支持。他認為只有先養成讀書和聆聽的習慣,才能發展讀書興趣。
結果證明,孩子非但學業沒丟,還在聽搖滾中每天時常翻譯歌詞,英語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這比花錢上輔導班可有效多了。
任何時候,身教都勝過“言傳”
白巖松是紅人,也是忙人,在外人的想象中,他必得是付出高昂的學費,讓孩子接觸各種頂尖的老師和培訓班,然後才能給孩子撫養成才,很多星二代也是這樣做的。
白清揚很幸運,他有一個開明的家庭。即使父親再忙也不耽誤親自教導兒子。被國人公認為口才一流的白巖松,不會反覆給孩子講什麼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
白巖松曾説,他家住頂層,夜晚坐電梯回家後,他都會按下“一樓”的按鍵,讓比他更晚回家的人享受便利。兒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一個人能成功,靠得絕非一日之功,都是在耳濡目染中學會了點點滴滴,這才能厚積薄發。
白巖松:每代人的中學時代,都活得“驚心動魄”
在談到對兒子的教育時,白巖松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不容易,可有關青春的美好和遺憾,卻是大同小異的。
白巖松説,每代人的中學時代,都是驚心動魄的。和父母頂嘴,第一次抽煙,哥們兒轉學第一次喝酒,喜歡上一個人偷偷地單相思……
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充滿好奇的,真實、立體的才是最好的,但底線一定要守住。就像如今很多父母在談早戀時説的那樣,“思想複雜不要緊,行為要簡單”。
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面臨中考的考驗,這是人生第一道重要的關卡,又面臨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的巨大變化,父母一定要把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