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的發展。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讓孩子有素質有教養,是現如今很多家長都需要重視的一件事情。
寶媽坐車被辱罵,孩子暖心安慰林女士懷二胎沒多久,趁着行動還方便就帶着自己五歲的女兒外出玩耍。
回家時母女倆坐上了公交。還沒坐穩,公交車就發動,林女士的女兒一個趔趄額頭磕到了窗户,便哇哇大哭起來。
結果站在一旁的大媽不樂意了,開口就指責林女士沒教養,不會教育孩子。林女士瞬間覺得尷尬,急忙道歉然後哄女兒。
不一會兒,女兒停止哭泣,帶着哭腔跟自己的媽媽説:"妞妞不哭了,媽媽別難過。我要保護媽媽和媽媽肚子裏的弟弟。"聽着女兒懂事的安慰,林女士眼眶忍不住泛紅。一旁的大媽聽了孩子的話,頓時羞紅了臉。
林女士的女兒懂事又暖心,同時林女士也沒有同大媽爭執,而是選擇道歉,這是有素養的體現。
可以説,孩子的善良懂事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應當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道德榜樣,這樣孩子才會更好地在人生道路上前進。
如何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 教會孩子講禮貌家長應當告訴孩子,講禮貌是一種教養,同時也應當成為一種習慣。孩子講禮貌的問題,應當從小時候培養。
家長可以從小教孩子一些講禮貌的方式,例如:見到長輩要問好,不隨意冒犯他人等。碰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要及時制止並且進行教育,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讓孩子懂得尊重有教養的孩子,應當是尊重他人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會換位思考,替別人考慮,同時也能夠以平等之心對待他人。
父母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要通過自己行為的示範性作用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尊重,逐漸孩子也會模仿家長的這些行為。
要求孩子守規則從小教會孩子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底線,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生活中,很多東西都需要人們去遵守規則。
例如遵守交通規則,不隨地吐痰,不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等。孩子只有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可為什麼是不可為,才可以更好在生活實踐中塑造自己的三觀。
父母做好示範作用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自己的孩子。因此,父母要做好示範作用,不能一昧要求孩子去做而自己卻做不到。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從父母到孩子都明白什麼是教養,什麼是文明素質。
父母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都應該明白一點:言傳身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