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擔心娃缺鈣、缺鋅、缺營養……
其實,娃真正缺的是鐵!
有調查指出:我國7個月-7歲兒童缺鐵率高達40.3%!也就是説,每3個孩子中,就有一個缺鐵,科大大都沒想到!
關鍵是缺鐵或輕度的缺鐵性貧血,沒啥症狀,多數都是體檢或嚴重缺鐵時才能看出來。
所以常常被家長們忽視,但這並不妨礙它偷偷傷害我們的娃!
説起來,現在的孩子比以前吃的好太多了,喝幾百塊一罐的奶粉,肉也是精挑細選的,果蔬還是綠色無污染,可以説在吃上不計成本。
明明吃的很好,為什麼還會缺鐵呢?又該如何給孩子補鐵呢?
科大大今天就來講一講!
1、添加輔食不及時
媽媽懷孕後期,寶寶會從媽媽那裏收集鐵元素,存儲在體內,足夠使用4-6個月。
6個月後,不及時添加輔食,就會造成鐵元素缺乏,1歲以內缺鐵性貧血的寶寶高達22-31%。
而且輔食添加晚,寶寶錯過了最佳咀嚼學習期,還容易出現只喝奶、不吃飯的情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2、輔食中鐵元素不足
初期的輔食米粉,很多寶爸媽會自己在家做,覺得健康有營養;也有些家長擔心寶寶不消化,只加蛋不加肉。
其實自制的米粉,往往鐵含量是很少的;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所含的鐵並不好吸收,跟肉可差遠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3、寶寶挑食,只吃菜不吃肉
這是很多孩子會有的問題,即使孩子飯量不錯,長期的“素食寶寶”,也容易出現鐵缺乏。
因為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中有2種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所以看着是吃了,但吸收不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那咋看寶寶有沒有缺鐵呢?
開頭科大大有講,缺鐵或輕度缺鐵性貧血沒啥症狀。
但長期不好好吃飯、挑食、偏食等,擔心缺鐵的話,可以先帶娃去醫院檢查:
醫生會了解寶寶平時的餵養情況,分析缺鐵的風險。
有必要的話,會安排抽血檢查,根據指標來判斷。
但如果娃有以下5種情況,可能已經長期缺鐵或中重度缺鐵性貧血了:
- 面色發白,嘴唇和眼結膜也發白;
- 指甲薄脆,指甲蓋按壓5秒後,不能立馬恢復粉紅色;
- 厭食、食慾減退,體重增長緩慢;
- 免疫力低,容易被反覆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
- 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易煩躁、記憶力變差等。
這時候更要及時去醫院,查明缺鐵的原因。
那日常生活中,如何補鐵?
1、6個月以內
足月出生的寶寶,吃奶正常的話,不需要額外補鐵,但媽媽要注重自身鐵的攝入。
早產寶寶怎麼補?
- 早產寶寶,由於出生時鐵儲備不足,要在2-4周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
- 一般情況下,根據寶寶的體重進行補充,每天鐵元素(食物中的鐵+鐵劑)2mg/kg,最多 15 mg,每日一次,根據情況補充到1-2歲。
2、6~12個月
6個月左右,選擇高鐵米粉,可以用水、母乳或奶粉衝調,每天大約10-20g左右,寶爸媽可以看下米粉説明上一勺的量。
7個月以後,就可以加一些紅肉泥、肝泥、雞鴨魚肉了,這些食物含鐵較豐富,也易吸收。剛開始少量加,確定寶寶不過敏再正常吃。
3、1歲以後
要引導寶寶好好吃飯,培養進餐習慣,同時要注意多吃含鐵的食物。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尤其是肝臟類,不但含鐵豐富,還有大量維生素A,但具體應該怎麼吃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另外,在吃高鐵食物的同時,還要注意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鐵的吸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食物雖然可以有效補鐵,但嚴重缺鐵的寶寶,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