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突發腦出血,醫生揭露了罪魁禍首,很多父母都在犯!
很多父母在嬰兒哭鬧時,習慣用一個安撫方式:搖晃式安撫。還別説,這種方式挺管用,3~5分鐘就能起到效果,而且很容易把寶寶哄睡。殊不知,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你以為寶寶是情緒穩定了,實際上是寶寶“昏睡”過去了。
父母的無知,讓孩子付出了代價
一個只有三個月大的男嬰,卻因為腦出血,經歷了一次開顱手術。住院期間,孩子的媽媽幾乎一天只吃一頓飯,臉上經常掛着淚水。因為孩子月齡小,只能24小時一刻不離的看護,打點滴都得用微量注射器。
手術前,男嬰的爸爸説,妻子確實經常用搖晃的方式哄寶寶睡覺,有時候寶寶睡着了,她也不捨得放下,繼續抱着寶寶搖晃。誰知突然有一天,寶寶一直抽搐不停,面色蒼白還有嘔吐症狀,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經過一系列檢查,最終醫生診斷為“嬰兒搖晃綜合徵”,寶寶的腦子裏出現了積液,需要及時排出體外。幸運的是,孩子因為治療及時,術後恢復很好,目前沒有發現其他併發症。
再講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一個剛滿10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爸爸出差剛回來,看到女兒後非常的興奮。抱在懷裏不停地轉圈,隨後爸爸向上舉起女兒,做出了向上拋的動作來逗孩子,誰知悲劇就此發生。
只向上拋了三次,孩子下來後臉色立馬變得蒼白、開始輕微抽搐。一開始家裏人以為是孩子被嚇到了,並沒有太在意。但過了兩天後,孩子並沒有緩過來,抽搐的頻率也越來越多,這時媽媽才意識到了嚴重性,急忙把女兒送到了醫院。
到醫院後,女兒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手術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全家哭成了淚人。雖然孩子沒有了生命危險,但醫生説可能會有其它後遺症。爸爸聽到醫生的話後,悔不當初,一直自責“都怪我,都是我的錯!”
我相信,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他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有時候錯誤的行為,最終只能讓孩子來承受,甚至因為自己犯的錯,會後悔一輩子。
“嬰兒搖晃綜合徵”的危害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因為“過度搖晃”導致嬰幼兒腦出血、癱瘓、死亡的病例並不少見,而我們身邊,依然有人在使用這種方法哄孩子。在此,我像所有父母科普一個醫學常識:嬰兒哭鬧時,千萬不要用“搖晃”的方式來哄,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方法!
嬰兒搖晃綜合徵,多發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還未發育成熟。大腦內部有較大空隙,過度晃動很容易引發顱內受傷,包括血管破裂和神經受損。
常見的搖晃方式有:前後晃、上下顛、連顛帶晃,有些父母出於對嬰兒的喜愛,還會把孩子架在肩膀上晃動;有的父母還會抱着嬰兒,前後左右不斷搖晃,甚至做出一些危險刺激的遊戲。這些錯誤的動作,是導致嬰兒搖晃綜合症的罪魁禍首。
嬰兒不同於成年人,其頭部的體積和重量,遠比成年人要多。再者,嬰兒的頸部肌肉、頸椎、韌帶都很弱,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震盪。
哄孩子的正確方法
1、尋找哭鬧原因
一般情況下,寶寶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只有在困了、餓了、尿濕了、出牙不適、缺鈣、肚疼、睡眠規律紊亂時,才會有哭鬧現象。找準了原因,就可以有效去解決,如果寶寶持續哭鬧,而你又不知道什麼原因,可以送醫求助。
2、輕拍+哼曲
有時候,寶寶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哭鬧,或者是“磨瞌睡”。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在懷裏,輕拍寶寶的後背,加上哼唱歌曲,給寶寶營造一種催眠的環境。這種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寶寶情緒穩定,止住哭鬧。
3、只走不搖
我發現,很多父母只是習慣了搖晃,並非刻意為之。這個時候,就要多注意自己的動作,你完全可以抱着寶寶,在家裏來回走路,模仿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感覺,但切不可搖晃。正常的走路肯定沒問題,但胳膊和腰千萬不要晃動。
4、玩具逗樂
給寶寶買一些會發出聲響的小玩具,當寶寶哭鬧時,父母可以拿出這些玩具,在寶寶面前晃動下,發出一些聲響,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減輕寶寶哭鬧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