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小陽用手語無聲地“朗誦”着灑脱豪邁的《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舞台下,小陽媽媽欣慰地望着女兒,她告訴記者,來到陽城縣特殊教育學校的6年時間裏,小陽成長了許多。
小陽在舞台上進行表演。攝影 彭可兒
“孩子3歲的時候,我們發現她聽力和發育都出現了問題,彷彿晴天霹靂一樣。”為了讓孩子能夠適應社會,到學齡時,媽媽把小陽送進了這所特教學校。“她開始沒辦法和人交流,在老師的教育下,現在生活交流基本沒有障礙,在學習方面也已經可以念成篇的課文,還可以應對數學題,在美術上也展現出一些天賦。”
在陽城縣特殊教育學校裏,與小陽一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在外人眼裏與眾不同的他們,正在這裏享受着美好的校園時光。
低年級手工課上,5個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出一朵朵紐扣花;生活勞動的教室裏,同學們一起烤麪包,做涼菜;旱地冰壺場地上,孩子們正專注訓練,他們還曾代表陽城參加過比賽;由11個孩子和2位老師組成的小樂隊,共同演奏出動人的樂曲。
個訓室內,老師帶領孩子進行協調性訓練。攝影 彭可兒
據學校校長李君麗介紹,這所特教學校2014年開始正式招生,是一所為特殊兒童提供九年義務教育的全日制寄宿制學校,現有學生76名,教師20人,學校教學內容主要以讓學生學會自理,學會生活為主,穿插文化課教學,為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發展打下基礎。
“小博最初來到學校,是爬着來的,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走進教室了;暢暢不會發音,我們陪着他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他終於會發聲了;醜醜是個盲童,我們為他買來盲文打字機,教他打字學習,還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李君麗記得每一個孩子的進步。
孩子們的進步,讓家長們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就像醜醜媽媽説的那樣:“孩子剛生下來眼睛就看不見,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訓練,8歲了什麼都不會,後來老師們來到家裏為醜醜送來教育,孩子自立了不少,學會了穿衣、吃飯、如廁,對音樂還有了特殊的興趣,我和他爸做事也有了奔頭。”
陽城縣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送教到家。受訪者供圖
教導主任王小能告訴記者,在校的76個孩子中,有26個孩子是像醜醜一樣的送教學生。“我們會根據孩子們的具體情況確定送教次數和送教內容,給可接受知識的A類學生送知識,行為無法控制的B類學生送康復訓練,多重重度殘疾、癱瘓在牀的C類學生送温暖、送政策。”在王老師的敍述中,她會刻意避免直接描述孩子們的身體狀況,選擇用ABC來代替。
6年來,陽城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入户走訪、送教服務次數累計1800餘次,足跡遍佈14個鄉鎮23個村莊,用愛托起一個個折翼的“天使”,讓每個孩子可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廚房勞動。攝影 彭可兒
李君麗表示,下一步,陽城縣特殊教育學校將開設職教班,設置計算機應用、按摩、食品營養衞生、烹飪技術等課程,幫助殘疾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特長,讓他們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充分而平等地參與社會。(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撰稿:彭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