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低熱,家長一般都措手不及,尤其對於新手媽媽來説,還缺乏一定的育兒知識。很可能採取一些不當的處理方法,使得寶寶病情加重。下面介紹一下寶寶低熱的科學處理方法及低熱原因。
寶寶低熱處理方法:
方法一:温濕敷
用温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具體做法:
1、準備好温水,熱水温度在30℃左右。
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3、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循環。
具體做法:
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塊,紮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3、5—10分鐘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
流行於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温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温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温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藥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温作用。
具體做法:
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注意: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補充液體
以助發汗,並防脱水。水有調節温度的功能,可使體温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檢驗寶寶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醫院治療
如果寶寶發低燒的時間超過1周,你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醫生應該會根據寶寶的症狀,選擇取血、拍片、B超等檢查方式。如果寶寶持續低燒的時間超過2周,醫生可能還會給寶寶做更深入的檢查。
寶寶低熱常見原因:
1、自身體質原因:寶寶自身代謝快,體温波動在1℃以內都算正常。
2、天氣原因:和夏季高熱天氣相關,寶寶的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導致體温升高。等天氣轉涼後,寶寶的體温就會恢復正常。
3、飲食因素:寶寶有不消化、積食的現象。他很可能會有低熱、不愛吃飯、嘔吐等症狀。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做飲食調整或用幫助消化的藥物來治療。
4、感染性低熱:寶寶患病後因治療療程不足,會出現病情反覆,同時,還會有間斷性的低熱現象。
5、感染後低熱:寶寶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後,調節體温的機能沒有完全恢復,導致低熱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熱:如結核、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泌尿系感染等,導致寶寶出現連續性的低熱。
7、非感染性低熱:如果寶寶有血液疾病、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低熱。
注意事項
1、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降温,在進行過程中都要讓孩子多喝白天水,因為高燒身體失水較多,需要及時補充水份。
2、如果孩子低燒超過五天,就要趕緊到醫院看醫生了。
各位家長,如果家中寶寶出現低熱症狀,不要盲目採用土辦法,應該使用文中提到的小兒低熱科學處理方法。同時,寶寶低熱,應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脱水,必要時儘快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