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舉措,要求落實實名制註冊登錄,網絡遊戲不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的8點到9點提供一小時的服務,還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
各遊戲服務商開始落實,家長們也開始對孩子進行監督,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幕:
一説不讓玩兒遊戲,孩子情緒激動,在沙發上撒潑打滾,聽不進去任何話,彷彿沒有遊戲他就活不下去……
作為家長,看到這一幕的瞬間就代入進去了。
這一幕呈現,其實正説明了這些防止未成年沉迷網絡遊戲嚴厲舉措的必要性。
為什麼不讓玩遊戲之後,孩子的反應會這麼大?
因為他已經被網絡遊戲的世界控制住了,而沒有了自己,也就沒有了自制力。如果放任孩子繼續玩下去,它被網絡遊戲世界剝奪的時間越來越多,依賴性也就越來越強,對現實世界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了。
而且,長期玩這種打打殺殺的網遊遊戲,對孩子的人格也是一種異化。遊戲裏殺一個人很簡單,不需要負任何責任,時間長了,孩子會失去對疼痛的同理心,對暴力的嚮往卻增強。
還有,孩子的眼睛和大腦長時間被屏幕後以及屏幕後的信息控制,大腦沒有休息的時間,人會陷入一種麻木的狀態,生理上也會出現問題,例如植物神經紊亂,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緊張性頭痛等等……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離開手機遊戲就變得暴躁、焦慮、平靜不下來的程度,那就説明他真的沉迷其中而失去了自我,
網絡遊戲必須戒。
偷偷給孩子放水的家長
限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一定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果家長做不到堅定,總是心疼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不管是遊戲方的限制,還是學校和老師的要求,都阻擋不了孩子玩手機。
之前去給家裏一個上高中的孩子去開家長會,聽到老師説,“學校要求不許孩子帶手機,但是每次突擊檢查總會發現有孩子帶手機,我那收走的手機已經數不清了,也反覆跟家長朋友們強調過不許帶手機,有事情可以給我打電話,孩子有事情可以找我藉手機,我不怕麻煩,但總有家長不配合,允許孩子帶手機來學校,如果您是這個態度,那我們實在是管不住孩子。”
我覺得老師這番話説得很真誠。
雖然我們可以説,手機對孩子的影響大小因人而異,只要合理使用就不會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在關鍵的學習階段,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手機,那就是在給孩子增加一個“誘惑”,非要在這個時候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顯然是不明智的。
這次的未成年人防沉迷舉措,有的家長覺得對孩子太過嚴苛。
偷偷讓孩子拿手機、偷偷讓孩子用大人的手機賬號玩兒遊戲,看似“民主”,實則失責,孩子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真好,但這樣也會讓孩子抱有僥倖心理,他會發現你的底線是寬鬆的,那麼他給自己的底線也會越來越松。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還有的孩子,雖然家長管得嚴,但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去達到目的。
比如,最近對未成年人登錄遊戲限制多了之後,老年遊戲用户突然增多,不難懷疑,是孩子用了家裏老人的身份信息來進行登錄;與此同時,網上開始出現王者榮耀賬號出租的交易,拼單人數都是10萬+;甚至有孩子去偷媽媽的身份證,還用媽媽的銀行卡給遊戲充值……
想方設法地去實現玩遊戲的目的,甚至是不擇手段,孩子的認知已經出現了問題……
不是遊戲讓人上癮,而是你的孩子容易上癮
沉迷遊戲,既有遊戲的責任,也有孩子的責任,家長的責任。
遊戲錯在它從設計上就在拼命留住用户,延長用户的使用時間,在這個邏輯下,孩子難以逃過。
遊戲過程中孩子身體產生的“快樂激素”多巴胺,會讓他感到興奮、愉快,為了獲得這種感覺,他會產生巨大的驅動力,網癮、酒癮、煙癮等成癮行為,都是因為這個機制。
而孩子,或者説家長的責任,在於沒有抵抗住這個誘惑。
能夠讓孩子產生多巴胺的,並不止是遊戲,也就是説,讓孩子快樂的行為,並不只是遊戲。
某種程度説,正是因為孩子沒有從有益的現實社會活動中獲得這種快樂感,從而讓網絡遊戲鑽了空子。
比如運動,
運動能夠增進多巴胺的分泌,還能鍛鍊孩子的身體,讓孩子養成積極的心態;
比如社交
,社交可以讓孩子獲得認同感、歸屬感,和小夥伴一起玩同樣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學習
,學習可以讓孩子擁有成就感,看完一本書,或者答對一道題,會讓孩子產生精神上的滿足感,這種快樂是更高級的;
……
其實在孩子沉迷遊戲之前,手機對他來説,和其他玩具、其他遊戲相比,並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如果你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更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還是更喜歡玩手機,他們的回答更多的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所以説,未成年的防沉迷,關鍵還在於父母,把孩子從遊戲世界拉出來,需要靠現實世界中的活動,否則,只“禁”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