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花
>一位中國人去美國朋友家做客,在聊天時,美國朋友的寶寶突然摔倒了,哇哇大哭起來,但是這對美國父母並沒去抱寶寶,反而是當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任憑孩子坐在地上哭鬧,中國人很驚訝美國朋友的做法,“為什麼不扶孩子,不哄哄孩子呢”?
美國朋友回答:“我抱了他,他就知道以後一哭就會有人哄,有人來安慰他,這樣可不行,會讓孩子形成依賴的!我們要培養他的受挫能力,讓他知道一味的哭鬧是沒用的,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才好。”
上面這個故事讓我們很多年輕的父母覺得很有道理。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裏,孩子摔倒了大多數家長都是會去扶的,尤其是一些老年家長,甚至有的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打一打,踩一踩絆倒孩子的物件,替孩子“報仇”。
而隨着越來越多的育兒理念的湧入,我們年輕的媽媽們會認為一定要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和獨立性,如果寶寶摔倒了就抱起來,會慣壞孩子,培養不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獨立性。
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輕微的磕傷碰疼的事會常常發生。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孩子生性活潑好動,平衡協調性還有待提高,所以任何不起眼的小東西,都有可能把孩子絆倒,甚至偶爾還會出現寶寶自己把自己給絆倒?了的現象。
如果寶寶摔倒了,在對身體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扶還是不扶呢?這也讓一些家長很困惑。
其實啊,孩子摔了該不該扶不是關鍵,而是家長對待孩子摔倒的態度。
常見幾種對待孩子摔倒的態度
1.寶寶摔倒,驚慌過度
驚慌過度,可能是新手媽媽常犯的錯。
昊昊現在都1歲半了,昊昊媽也不敢讓昊昊獨走,哪怕孩子很想自己走,昊昊媽説怕孩子摔倒。
記得有次我們幾個寶寶在公園玩,在公園的人工草坪上,昊昊摔倒了,昊昊媽媽立即奔上去把他抱起來,又親又哄,不停地問:寶寶摔疼了嗎?摔到哪了?”昊昊本來沒哭,也想自己爬起來,但被媽媽這麼緊張的情緒感染了,一下子就哇哇大哭起來。
很多時候孩子摔倒了會哭,不見得是因為疼痛,更多是因為看到了家長過度緊張的反應,被這種焦慮的情緒感染,所以需要釋放情緒。
寶寶摔倒並沒有哭喊,如果媽媽驚慌過度,寶寶也會認為“摔倒是件嚴重的事情”或者“摔倒是件很可怕的事”,這不利於孩子學步和探索。
2.寶寶摔倒,抱怨都是它的錯
2歲多的茹茹邊走邊玩,一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起來。奶奶急匆匆地跑過來,用手狠狠地打了地面幾下,“都怪地太滑,害得我們寶寶摔倒了”。在奶奶的安撫下,茹茹很快就不哭了。
很多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摔倒了的情緒,會把孩子摔倒的過錯歸於外因。寶寶摔倒了,怪地不平;寶寶磕碰了,怪桌椅硬……雖然這樣能夠安撫寶寶的情緒,但長此以往,孩子很難看到自己的問題。當他們長大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失敗都認為是他人的原因,自己很好,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天下的“理”都在自己這裏,這種“單邊主義”的思維方式,不僅給別人帶來不快,更是常常給自己帶來不快。
3.寶寶摔倒,“沒事”、“不疼”
三歲多的琪琪和小朋友一起玩跑一跑的遊戲,一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扶起琪琪,“沒事,沒事,不疼,不疼”地安慰着,沒想到琪琪哭的更委屈了……
孩子摔倒了,很多媽媽為了安撫孩子時最愛説的就是沒事~沒事”不疼~不疼”,其實對於孩子來説,明明就是很疼啊。媽媽這樣説,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是錯誤的,或者會覺得媽媽不理解、不接納自己的感受。如果媽媽在遇到孩子的情緒總這樣安慰,會導致孩子對自我沒有正確、良好的認知。
4.孩子摔倒,逼着孩子去堅強
有些想要孩子有勇氣的家長,往往把哭看成是懦弱的表現,尤其是對男孩子往往要求更高。
上次在操場上,一位爸爸帶着約5歲左右的孩子在操場上踢球,孩子不小心絆倒並哭了起來。
“你是男子漢,不就摔了一跤嗎?快起來,別哭哭啼啼的。”小男孩強忍住眼淚,慢慢地爬了起來,伸開手一看,手掌蹭破了一大塊皮。看着受傷的手,孩子癟了癟嘴,眼淚在眼圈裏打轉,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樣子實在惹人心疼。
?哭”是人類最常用的表達情緒情感的方式之一,沒有性別之分,更沒有年齡之限。
孩子摔倒,也是孩子成長中受挫的表現,孩子需要用哭來宣泄這種挫敗感。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堅強,而忽視孩子正常情緒的表達,長此以往,會讓孩子習慣壓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表達、不會表達,這將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
5.孩子摔倒,“慢點,慢點……”的叮囑
一個小女孩摔倒了,媽媽急忙扶起孩子,並嗔怪道:
“慢點兒,小心點,看摔倒了吧!”
媽媽的先見之明並沒有讓小姑娘開心,反而更委屈了。其實,孩子幾乎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是不完善的,剛開始都是做不好的,但是孩子需要這個過程。
“若家長把‘慢點’‘小心點’掛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潛台詞告訴孩子,你是魯莽的,你總是做得不夠好,我必須時時提醒你。”
有的家長因為心疼孩子,有時還會加上一句“看你往後還長不長記性?”
如果父母習慣於這種嗔怪的表達,往往會讓孩子喪失信心,超級難過!
孩子摔倒了,置之不理的方法也不可取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和抗挫折能力,孩子摔倒了,置之不理,甚至不允許任何人去扶寶寶,必須等寶寶自己站起來才罷休。
一個三歲左右的男孩,在公園裏玩,跑得歡,不小心摔倒了。男孩的奶奶一健步衝了過去,要把孩子扶了起來。孩子的媽媽擋住了婆婆:“媽,不是跟你説過了嗎?摔倒了讓他自己起來,不要扶!”
但這種方式真的能鍛鍊孩子抗挫折能力嗎?
我表姐就總這樣鍛鍊自己的孩子,現在孩子在學校有什麼事都不願意跟她説。學校有個孩子總喜歡欺負他,表姐還是從別的同學那知道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自己,孩子淡淡地説:“告訴你,你也不會幫我,只會説我的不對……”
其實孩子的感受也不難理解,比如你和男友逛街,不小心摔倒了,你男朋友袖手旁觀,置之不理,你又是什麼感受呢?
其實,在孩子遇到小挫折的時候,媽媽的一個擁抱和接納,就是孩子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而父母置之不理,往往傷害孩子的感情和對父母的信任,阻礙了親子情感的流動。
孩子摔倒到底要怎樣扶
1.幫助幼兒構建“共情”能力
教育學者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裏,是這樣處理孩子摔倒的:
>尹建莉女士平時非常注意孩子的安全,但是當孩子摔倒時,也不會表現得過分驚慌,而是儘量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對待,讓孩子覺得摔倒是平常的。如果孩子摔疼了,尹建莉女士會親親孩子的疼處,告訴孩子“馬上就不疼了”,然後會再輕輕揉揉物件,告訴物件“馬上就不疼了”。
這種對待孩子摔倒的態度,也讓女兒圓圓特別善良豁達。
有一次尹建莉女士帶女兒圓圓在外面玩耍,圓圓跑着跑着就被不夠平整的地面絆了一下,摔倒了兩隻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來,尹建莉女士趕快親親他的小手,輕輕地給它吹吹,再給她擦擦眼淚,她很快就不哭了,並且還蹲下來給地面揉揉疼……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都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所有的事物在孩子眼裏都是有生命的,比如娃娃、枕頭、小被子、桌子、椅子、地板、等,一切事物都跟自己一樣,知道疼痛、冷暖,有感覺、有情感。
給桌子、椅子、地面揉揉疼,也是在幫助孩子建構“共情”能力,引導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情感,體會愛與被愛的感受,孩子會更有愛心和同情心。
當“同情心”成為一個人天性的一部分時,他就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達。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2.幫助孩子增長經驗
當然孩子小的時候,因為經驗的缺乏,也需要父母去做示範和提醒。
記得沐沐剛走穩不久,第一次走公園邁台階時撲街了,孩子一臉懵,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發現她的困惑。我邊示範邊説,這是台階,需要像這樣邁上去,然後像這這樣走下來,這樣就不會摔跤了。小傢伙領悟力極強,來來回回,每次邁上邁下都特別小心,後面就再也沒摔了。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對於扶或不扶,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如果孩子當時需要父母的安慰,那麼也請父母不要吝嗇對孩子的愛,偏要讓孩子堅強。孩子摔倒時的情緒和狀態,是我們扶不扶的唯一參考。
孩子摔倒,家長的做法,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但在孩子幼小時,每一個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藴含重大教育意義的“大事”,都可以發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父母用心的做法,會為孩子美好的情操大廈添磚加瓦。
豁達、善良的人,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也更容易成為幸福的人。
>?高級育嬰師,兩孩媽媽,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是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享受親子之樂,體驗生命之美,解養娃之憂,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原創不易,看完受累點個贊吧!有任何觀點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