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不是你媽媽",你是否對孩子説過這句話?小心娃反饋同樣的叛逆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健康

你不要叫我媽媽,我不是你媽,我們聽到很多和孩子生氣的時候,媽媽會氣到講出這句話,但是沒有去意識到這對孩子的影響,反而還覺説:"我不是你媽媽,別叫我媽媽"

所以在教育上,很多家長都是經常對孩子説"你不要怎麼怎麼樣"比如,你不要哭,你不要鬧,你不要動,你不要弄髒衣服,你不要喊等等,太多的類似這樣事情發生,讓我們不得不去説這些話,但是很少聽到家長説,你要----或者如何才能----這樣的話,這可能是因為我們以前是孩子的時候,接收到我們父母給予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時候,自然也會去學習他們,所以就一代代這樣下去了。

這種一時衝動的行為,或是大喊大叫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而且只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和極度的心理偏差。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更沒有天生的教育天才,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修煉、完善自己的機會,讓每一個家長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權衡好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樑呢?

1、禁止大道理的傳輸

家長首先要明白,要處理好家長與叛逆期孩子之間的關係,關鍵在家長,而不是孩子!孩子正處於聽不懂人話的年齡段,別指望他能在短時間內"浪子回頭"。所以,過於頻繁和孩子講道理,通常會起到反效果。

2、接納孩子的行為

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去理解和接受孩子的變化。就算孩子做出不好的舉動,但是請你先接受。家長與孩子是兩代人,不能理解很正常。不要着急説孩子這樣不對!也不要非得如何如何才對!你接受了孩子的變化和他的行為,你們之間才有可能平等交流。

3、鼓勵孩子

信任是所以溝通的基礎。剛剛説了如果你不能理解孩子,沒關係,請接收並信任你的孩子!你要知道,來自家長的信任,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具有鼓舞力量的!哪怕他在青春期,很叛逆,心裏最需要的還是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孩子變得不喜歡和家長溝通了,一方面是客觀上心理的變化,另外一方面也是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肯定不會理解我,肯定不會信任我的,所以還不如不説。所以 請多鼓勵孩子。

4、 和孩子一同制定規則

這個非常重要,針對那些剛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對還能約束的時候。和孩子平等對話,一起商量,制定規則: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能做什麼。比如:可以看電視,但是時間必須限制!可以外出和朋友玩,但是到什麼時間必須回家!等等。請注意,要多參與孩子的意見,適當可以向孩子的意願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