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把養生分為生理、心理、哲理養生三個層次。對於一般人,注重身體的健康,接觸最多的就是生理養生。那麼,其他的兩種養生方式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益處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三大中醫養生法。
一、哲理養生
所謂哲理養生,主要是要掌握對立統一規律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養生觀就是符合這一觀點的。
所謂六然就是自處超然,超凡脱俗,超然達觀;處人藹然,與人為善,和藹相親;無事澄然,澄然明志,寧靜致遠;處事斷然,不優柔寡斷;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喪志,輕裝奮進。
所謂四看,就是大事難事看擔當,能擔當得起;逆境順境看襟懷,能承受得了;臨喜臨怒看涵養,能寵辱不驚;羣行羣止看識見,能去留無意。這樣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恥,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王夫之一生是在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中生活的,他能夠活到74歲,這與他安貧樂學、著作等身、保持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清白的政治操守,以及他晚年重視哲理養生,而得到精神慰藉是分不開的。他這種哲理養生,可説是達到了高層次的保健養生境界。
二、生理養生
古人養生,注重四道:一是動養之道,就是適度鍛鍊,可活動筋骨,疏通氣血;二是靜養之道,就是適當休息,可減少消耗,怡神健體;三是食養之道,就是均衡營養,可使飲食有節,二便通暢;四是居養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緒安定。
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勞、慎房事、節情慾、避外邪、重內調,輔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藥物治療,則可以健康長壽,度百歲乃去。今天看來,這種單純生理養生,可説是淺層次的保健養生。
三、心理養生
一是調攝情志,二要修養德行。因為人的情志活動和道德修養,對人的身心健康關係極大。
所謂情志,就是中醫所説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環境各種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疾病,但過於激烈或持久,或自身過於敏感,都會導致疾病。如喜傷心、思傷脾,怒傷肝,悲憂傷肺,驚恐傷腎,所以要重視調攝情志。
看完後想必大家以對三大中醫養生方式已經瞭解,那麼就按其做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