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平生 芒來小姐
網上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個公式:
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當相夫教子被認為是媽媽的天職,
爸爸就逐漸成了家裏的擺設。
少了“父愛”的份量,
媽媽會焦慮,孩子也會產生問題。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
孩子若在小時候有父親陪伴與照顧,
長大後,
他們的人際關係較好,
婚姻較為持久而美滿。
而且:
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的犯罪率大大低於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
爸爸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
絕對是影響巨大的。
下邊8條關於爸爸的家規,值得收藏。
週末關機60分鐘
兒童學家珍妮.拉德斯基研究發現:
父母陪孩子吃飯時,頻繁玩手機,
孩子煩躁焦慮的概率會比其他孩子高很多。
賓夕法尼亞大學學者發現:
父親做“低頭族”,孩子也會效仿。
因為,心猿意馬的爸爸在身旁,
反而會讓孩子對手機充滿好奇,無心學習。
所以,李開復説:
“不要以為孩子送到學校,
一切就是老師的事,
你只需要在他回家後督促他寫作業。
孩子需要的不止這些。”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
爸爸在孩子人生的早期,
多和孩子一起專注地聊天、閲讀,
孩子入學後很少出現行為障礙的問題,
同時青春期也很少誤入歧途。
孩子需要什麼呢?
爸爸週末關機60分鐘,專注地陪自己玩。
晚上吃飯的時候,放下手機,認真關一天發生了什麼。
每天扔掉手機,
關掉電視,
以極度專注的姿態,
陪伴孩子15—30分鐘,
孩子得到的成長是巨大的。
每天至少陪孩子20分鐘
江蘇一對90後父母,
帶着孩子住毛坯房,卻把日子過成了詩。
媽媽畫畫,爸爸做手工,
於是,兩個孩子也有了相關的愛好,
哥哥寫書法,弟弟敲架子鼓。
父母做手工,孩子目睹全過程。
也被激發出強烈的學習慾望,渴望模仿父母。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一名教育家提出“123法則”:
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父母選擇和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一種。
這三件事分別是一起讀書、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
比如:
一起玩20分鐘組裝玩具,帶着孩子參與,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關掉電視,和孩子一起讀書20分鐘,分享讀書體會;
一起聊天20分鐘,大到國際形勢,小到學習瓶頸。
教育學家奈德.約德遜認為:
激勵孩子最好方法,是言傳身教。
父親的樣子,
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示範。
教孩子教養和禮儀
坐地鐵看到這樣的畫面:
一個5、6歲小男孩,在座位上踩來踩去。
周圍人都很反感,男孩父親在一旁不做聲。
任由旁人嘀咕“野孩子”,不管不顧。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説:
缺乏父親引導的孩子,
自控力和社交能力更差,
一個重視為人處事的父親,才能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美國衞生部組織提出,父親功能包括:
恰當規訓孩子,引導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因為,
6—12歲的學齡期,
孩子學着從“他律”轉為“自律”。
而父親,
是具權威象徵的模範角色,
他所代表的規則權威感,
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
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為的邊界。
“什麼能做不能做?”
“每件事的邊界在哪兒?”“做了某件事會有怎樣的懲罰?”
在與爸爸的協商管束之中,
他們開始明白,
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則的。
記得帶孩子運動
醫學研究發現:
爸爸每天陪孩子玩12分鐘,
能夠增強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閲讀理解能力和認知技能。
尤其是在被譽為“成長黃金時期”的0-12歲。
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而這些物質能全面提升孩子的狀態。
讓孩子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都有所提高。
另外,
0~7歲的孩子,更依賴媽媽的照顧,
也更容易出現共生關係。
而爸爸的出現,
給予孩子向外發展的支持力量,
有利於孩子形成獨立、完整的人格。
父親身上的力量感、空間感、遊戲能力,
都更適合陪伴孩子運動。
為此,加拿大科學家制定了《0-12歲兒童體育素養髮展家長指南》:
4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過早跑步跳躍,但可以多去公園和遊樂場;
4-6歲的孩子,需要父親示範如何跑步、跳躍,言傳身教中鍛鍊身體;
6歲之後,是孩子培養體育特長的最佳時間,滑雪、游泳、騎車、踢球都不在話下;
6-12歲,在父親的榜樣作用下,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運動模式。
學會“傾聽”和“道歉”
《培養高情商的男孩》的作者通過跟蹤研究發現:
情感豐富,自愈能力強的男孩都有一個情感豐富的父親。
在青春期的時候,
父親和男孩的互動,
對他們的共情能力、情緒識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因為,
男孩是會通過觀察父親對於自己情緒的感受,
來解讀自己內在的情緒。
這有利於他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以及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和社交關係。
而對於一個女孩來説,
父親的温暖和治癒,
會讓她更懂得如何和異性進行內在情感的連接。
父親的擁抱,和孩子的肢體接觸,
也更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另外,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男孩特別需要父親在身邊作為性別認同楷模,
讓他了解自己將來的樣子,變得更為陽剛、頑強。
女兒則藉由與父親的互動,形成往後與異性相處的模式。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一則研究表明:
幾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緒了。
如果長期感受到負面情緒,會形成災難性思維:
認為世界充滿不安,一切都會往最壞發展。
所以,夫妻別總當着孩子面吵架,
無論誰吵贏了,
孩子都會是最大的輸家。
首先,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給對方負面評價。
其次,如果孩子無意間目睹了父母的爭執,要向孩子做解釋。
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了父母吵架,
請向孩子解釋:
“爸爸媽媽只是有些矛盾,很快就解決。
無論發生什麼,我們永遠愛你。”
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早就提出過幸福家庭關係圖理論:
夫妻倆親密並肩站立,
如此一來,
孩子才會養成真正的安全感。
成為妻子的支持者
很多家庭中,爸爸愛對媽媽説:
“孩子的缺點都是你養出來的”
“我告訴過你別這樣教孩子,你看搞砸了吧”
“別聽你媽的…”
曾經有一個針對3000多名學齡兒童的心理調查。
其中有一條是:
“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
最多的回答都是:
我最害怕爸爸媽媽因為自己吵架。
教育統一成一種聲音時,
孩子心理也會更健康。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
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
他就能準確地掌握時間。
如果戴上兩塊手錶,反而無法掌握時間了。
孩子弄不清哪邊才是對的,
説話、做事的分寸感會被破壞。
《婚姻和家庭的衝突》中,
總結了對孩子最好的夫妻教育模式:
對事不對人,用非批判的模式表達教育意見;
在孩子面前統一教育觀點,私下解決不同點。
和孩子聊“夢想”
一名中學老師講過一個故事:
她佈置了一個作文,
命題是“我的夢想”。
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孩子寫的都是和爸爸相關。
有的夢想是和爸爸有關的職業,
有的夢想來自於爸爸陪自己做的某件事……
在孩子的故事裏,
爸爸是他們探索世界的引路人。
寬闊的視野,
鼓勵孩子勇敢嘗試,
走向更大的世界。
他們更能在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上給予孩子建議,並支持孩子的職涯發展:
1、經常開家庭座談會,在溝通裏多點耐心和彈性。2、瞭解孩子的志向,開闊孩子的視野、發展認知能力與創造能力。3、準備教育投資儲蓄金,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些選擇。
寫在最後:
孩子的發展,總是少不了父親的力量!
一個父親的意義,
其實遠遠不止賺錢養家這麼簡單。
願父親能夠俯下身來,
耐心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互動,
孩子才能真正藉助到父親的力量。
—— End ——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芒來小姐,心理諮詢師。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