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張玉紅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時至今日,我們身邊似乎已經沒有了寄生蟲的蹤影,但是在肉眼可見的範圍之外,有一種寄生蟲卻從未離開過我們身邊,那就是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的蟎蟲。
研究表明,蟎蟲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每個成年人的身上都有蟎蟲。那麼,蟎蟲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對我們的生活又會產生哪些影響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蟎蟲”不是蟲?
蟎蟲是一類體型微小的生物,身體大小一般在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不超過0.1毫米。對於蟎蟲,其實許多人都存在認識誤區,往往聽了名字,就想當然地認為它是一種昆蟲,事實卻並非如此。
蟎蟲,即蟎(Mite),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Arachnida),廣腹亞綱的蜱蟎目(Acarina),與昆蟲分屬節肢動物門下的兩個不同類類羣,蟎蟲只是它們的一個俗稱。實際上,根據生物學分類,蟎蟲與蜘蛛的親緣關係要比昆蟲近得多。(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有人把蜘蛛誤認為是昆蟲的情況)
另外,二者在外形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
“無孔不入”的蟎蟲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蟎蟲有5萬多種,在人類生存環境中就生存有40餘種,其中有10多種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包括塵蟎、粉蟎、蠕蟎、疥蟎等。接下來,小編就選取常見的幾種,來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屬於塵蟎科塵蟎屬,常見於地毯、沙發、毛絨玩具、牀單被褥、坐墊、牀墊和枕芯等處,以人的汗液,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皮屑為食,其屍體、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人類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皮炎等疾病的重要過敏原。
>>>>
這兩種蟎是人臉上普遍存在的兩種蟎蟲,屬真蟎目蠕形蟎科,主要寄生在人的鼻、耳、頭皮、前胸、後背、耳道等地方。人類被寄生後,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是,當它們在人臉部過度繁殖時,蟲體及代謝產物就可能導致酒渣鼻,毛囊炎,痤瘡,脂溢性皮炎和瞼緣炎等一系列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皮脂蠕形蟎的基因與狗身上的蟎較為接近,人類最初很有可能就是在馴化狗的過程中,意外與這類蟎蟲相遇的。
>>>>
疥蟎又名疥蟲,屬於真蟎目疥蟎科,只要與它接觸,它就會永久地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表皮,多見於人體皮膚的柔嫩部,並引起一種伴有劇烈瘙癢的頑固性皮膚病——疥瘡。疥瘡在世界各地均有分佈,通過握手、同牀睡眠等途徑就能傳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防範。
除此之外,蟎蟲家族中還有在食品和糧食中繁殖的粉蟎,危害農業種植作物的葉蟎,寄生在家禽體表的雞蟎……蟎蟲可以説是無孔不入,身影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聽蟎蟲“講”那過去的故事
與人類“形影不離”地從遠古代走到現代,蟎蟲似乎一直“樂此不疲”地給人類製造各種各樣的麻煩,但與此同時,它們也通過一種“另類”的方式,為科學研究貢獻了價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國科學家Michael Palopoli及其同事,通過對70位生活在美國,但分屬不同族裔的志願者臉部的毛囊蠕形蟎進行採集,並對其線粒體DNA進行測序分析。
研究顯示,採集到的蟎蟲根據DNA測序結果,可以分為A,B,C,D四組,其中歐洲裔志願者臉部的蟎蟲幾乎全部來自D組,亞裔志願者的臉上存在A,B,D三組蟎蟲,而非洲裔和拉美裔的志願者則被檢測出有全部的4組蟎蟲。
而在此之前,就已經有研究者注意到,人臉上的蟎蟲種類不僅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而且在遷移到新的居住環境數年後依然能夠保持不變,甚至在新的地點生活數代之後,相同分組的蟎蟲還會在其後代臉上出現。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結果主要由不同人種的皮膚形態差異導致。一個合理的推測是,4組蟎蟲跟隨人類一同走出非洲,在之後漫長歲月中,隨着生存環境的改變,人類的皮膚形態也發生了變化,某些分組的蟎蟲因為不能適應新的人類皮膚環境而被淘汰。因此,人臉上的蟎蟲也隨着人類的遷徙分歧出現了不同。
這一研究結果,不僅印證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假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人類種羣的分化,甚至有可能對我們探尋人類走出非洲之後的遷移路線提供幫助。
對於所有人而言,蟎蟲都不算陌生,但是針對這種與人類共處了幾萬年的小小生物,我們現有的認識和研究還遠遠不夠。
在這裏,小編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這位陪人類走過了漫長曆史的“忠實”小夥伴,給我們製造的麻煩越來越少,帶來的驚喜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