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長壽可以説是養生的終極追求。
電視上經常有一些養生節目,介紹到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生活着很長壽的老人。人們不禁好奇,這些老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其實,長壽的秘密,也許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
一、遺傳的作用比想象中少為了探尋壽命的秘密,斯坦福大學醫學院Philip Pizzo教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刊登了一項研究,分享了他對長壽之道的理解。
Pizzo教授指出,遺傳因素對過早死亡的影響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大,大約只佔30%左右。比起遺傳因素,社會、環境、行為和生活方式等才是影響死亡的重要因素。另外,即使是受到癌症遺傳性的影響,人們也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作息,讓它得到抑制。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的幾率,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作息、心情、運動等方方面面,健康飲食能減少各種消化道癌症的發生;經常運動能夠幫助促進血流,保護心腦血管的健康;樂觀的心情對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預防也有重要作用。
因此,有專家建議,應該將“健康生活方式”納作臨牀措施的一部分,幫助患者更好地延長生命。
二、有5個特徵,可能更長壽看了上述研究,大家也許會發現,原來我們身邊的長壽老人大多具有幾種相似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
1.心態樂觀,生活有目標
一項臨牀調查發現,65%以上的癌症、消化道慢性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前都有習慣性的負面心理狀態。鍾南山院士也曾説過,“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人長期處於壓力較大、焦慮不安的情緒下,內分泌就會失調,從而擾亂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另外,擁有較強的目標感,對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有目標的人往往具有更樂觀的心態。
2.飲食合理
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納入了7萬餘名受訪者,並對其進行飲食評分,結果發現:與飲食質量相對穩定的人羣相比,飲食質量評分較低的人死亡風險更高。
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表示,飲食質量有所改善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了8%~17%。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結構和質量,儘量不要偏食,進食時間也需要規律,如果兩次進食時間相隔太久,胃酸就會不斷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容易引發胃潰瘍等疾病。
3.戒煙限酒
煙、酒對人體的損害早已經人人皆知,長期吸煙人羣患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羣的十數倍,而酒精對各個臟器都有刺激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研究不僅與肺癌、胃癌有關,還與鼻咽癌、食管癌、腸癌、乳腺癌等十餘種癌症密切相關。想要長壽,最好戒煙,少喝酒。
4.時常運動
經常運動能夠促進血液流動,保護心腦血管的健康。美國癌症中心曾對144萬人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體育鍛煉能明顯降低13種癌症的發病率,針對特定的疾病降幅可高達40%。不管運動多少,只要動起來,身體就能收穫好處。
5.體重正常
肥胖被譽為“萬病之因”,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狀態。超重人羣往往面臨着血壓、血糖異常,脂肪堆積等健康問題,發生糖尿病、冠心病、腎病、痛風甚至是癌症的的風險也將大幅增加。
三、45歲後,記住4件事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表示,45~55歲是人生命中的“高危期”,這個階段比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因此,這個年齡段的人羣要更加註意生活方式的選擇。
首先要減少應酬。人年輕時為了事業打拼,難免需要應酬,而每次應酬往往免不了大魚大肉、抽煙喝酒。45歲後,儘量減少應酬的頻率,也是為了保持健康。
其次要減少壓力。45歲後,人生相當於過了一半,對很多事情都應該看開一些,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工作之餘可以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娛樂活動,多放鬆放鬆。
不要忘記定期體檢。人過了45歲,就成為了很多癌症的高危人羣,因此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必不可少。除了常規的體檢項目外,建議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性做一些腫瘤篩查項目。
最後,別再熬夜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根山表示,經常熬夜的人往往休息不好,生物鐘被打亂,心臟負荷增加,所以熬夜的人更容易患冠心病、血壓高等心腦血管疾病。連續熬夜好幾天,即使是年輕人也可能猝死,更別説中老年人了。
追求養生時,很多人喜歡搞些五花八門的食療方,殊不知最簡單的養生方法就隱藏在日常的一食一動中:保持健康飲食,健康心態,多運動,少熬夜,相信你會離長壽更進一步。
#謠零零計劃##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斯坦福醫學教授談長壽之道:只有30%關乎遺傳,生活中這些因素也很重要.醫學新視點.2020-06-03
[2]飲食質量與死亡風險,國際循環,2017-11-10
[3]Pizzo, P. A. (2020). A Prescription for Longevity in the 21st Century. JAMA, DOI: 10.1001/jama.2019.2108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