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陪兒子學畫畫,身邊有兩個媽媽聊天,其中一位媽媽很自豪地説:“我們家二寶現在9個月,已經能獨自站立並且短距離行走”。
而另一位媽媽説:“我家14個月時才剛剛學會走路,一度以為是哪裏出了問題,還帶他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真羨慕你家孩子。”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都會出現攀比的心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誰不想自家的孩子比別人更優秀呢,但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要遵循生長的規律,硬生生地“拔苗助長”,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過早讓寶寶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1、易對腰部、脊柱造成傷害
我們都知道站立通常需要腰部及脊柱去支撐上肢,若過早地讓寶寶站立,而寶寶的骨骼發育還未達到能承受的程度、骨骼仍處於比較軟的階段,這樣就很容易對寶寶的腰部及脊柱造成傷害。
2、易導致腿部變形
站立時主要需要下肢腿部的支撐,在腿部還不具備這個能力的時候,人為地干預寶寶站立會對腿部造成過大的壓力,特別是體重較重的寶寶,在站立時對腿部的壓力會更大,很容易導致腿部變形,形成O型腿、羅圈腿、X型腿等現象,此現象一旦形成,還可能會影響寶寶未來走路的姿勢,如內八字、外八字、足內翻等情況的發生。
因此家長不要讓寶寶過早的站立,即便是寶寶有了站立的能力,最開始也要由家長在一旁輔助,並且控制其站立的時間。
寶寶站立時,應注意什麼?
1、“循序漸進”很重要
寶寶通常10-11個月可以獨自站立,而要到1歲才能行走,這期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寶寶自主地想要站立的時候,可以説明其身體機能已經具備了這一能力,這個時候家長需在一旁輔助寶寶站立即可,千萬不要為了跟其他孩子比較,而強行干預寶寶站立。
2、學會“扶站”
讓寶寶站立的基礎是寶寶可以腳掌輕鬆着地,並且身體能夠保持平衡,最初藉助外力支撐可以保持站立一段時間即可,寶寶站立時,家長可以在一旁“扶站”,“扶站”的方式也很簡單,雙手放於寶寶腋下即可,切勿只拉寶寶的胳膊,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摔倒或抻到胳膊,有效的“扶站”可以適度減少站立對腿部及腰部的壓力,幫助寶寶更好的平衡自己的身體,同時適當的鼓勵也可以激發寶寶站立的積極性。
3、控制站立時間
要注意控制寶寶站立的時間,剛開始站立時不要讓寶寶站的時間太長,要給寶寶的身體逐漸適應的時間,通常站立時間需要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去設定,等到寶寶腿部肌肉逐漸緊實,腰部力量變強後就可以隨之延長站立的時間。
4、注意營養的補給
寶寶站立是即翻、坐、爬等一系列大運動後又一個新技能的解鎖,其站立不僅使腿部肌肉得到直接的鍛鍊,同時通過扶站寶寶上肢的發育也得到有效促進,這個階段也需要更多營養去給寶寶補給,要注意鈣、維生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補充,使骨骼更好的發育。
寶寶站立並不是越早越好,過早站立反而形成“拔苗助長”的效果,過早地站立不僅可能會損傷寶寶的腰部及脊柱,還可能造成腿部變形,請遵循寶寶身體發育的規律,並在寶寶可以站立時適當輔助,同時需要注意:在寶寶站立時,給寶寶穿一雙底兒軟且大小適中的鞋子,這樣可以讓寶寶站立時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