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教育孩子,引導孩子,是父母的課題,父母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這個課題做好了,一個方法不行就換另外一種,家長的作用就是把馬兒帶到河邊,但喝不喝水是馬兒的課題,你不能把馬兒的頭按在水裏去。

答案是不能。
逼出來的自律不叫自律,那叫做“他律”。
一旦外界的逼迫取消,就是坍塌的時刻。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你天天給一個大象喂蝦米吃,它也不可能變成一條鯨魚。你給西瓜染成黃色,它也不可能變成一個南瓜。
因為核心和本質就不是一回事。
自律和他律也是這樣的。
簡.尼爾森曾在《正面管教》中提到,被嚴厲管教或者懲罰的孩子,會有4R反應,分別是憤恨(Resentment)、報復(Revenge)、反叛(Rebellion)和退縮(Retreat)
很多時候,把他律當自律,要麼是家長的一廂情願,要麼就是家長自己本身就從來沒有體會過“自律”,所以只能靠假想的狀態去讓孩子實現自以為是的“自律”。
好了,接下來我們説説什麼是自律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自律的基石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只有先明白這一點,對孩子自律的培養才是走上了正軌。
有些家長天天貶低自己的孩子,嘲諷自己的孩子,拿別人家的娃來打壓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律的,想都別想,心理不出問題就不錯了。
因為在長期的貶低、嘲諷和打壓中,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這種小孩很容易處在一種毒性壓力之下,他們中也會有很努力的,但這種努力是憋足了勁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他們內心很容易根據外界標準的變化而不停搖擺,很多焦慮的中年人把外界的標準加到自己身上,或者孩子身上,其實你走近他們的童年時代,都會發現他們不曾被真愛過,絕大多數焦慮的成年人小時候不被家長尊重和理解,最終就變成一個死循環。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現在流行的年輕人躺平,本質上也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時代變化的太快,優秀的人那麼多,一個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進而否定自己的價值,就會產生自我放棄的想法,懶惰,拖延,暴飲暴食,抱怨社會,當然,也就談不上任何自律了。
所以,無論你小時候經歷過怎樣的狀態,在有了孩子之後,一定要改變習慣性的對孩子自我價值的否定,改變習慣性的拿別人孩子對標自己孩子的狀態。你要發自內心的認可“每一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有意義的事情”,並把這個觀念傳遞給孩子。
我觀察了我身邊那些明顯很自律的大人和小孩,即便是小學生,你也會在和他們交談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陽光和自信,這種自信很難用語言形容,像是一種篤定感。
我記得之前看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去一個學校裏講演,有個學生問“能不能聊一下你們每日職場工作,你如何安排時間去打電玩什麼的”?
蓋茨的回答是:我不常打遊戲,我在工作中樂趣很多,我認為我的工作是最棒的,巴菲特認為他的工作是最棒的,我會議很多,日程都是排的滿滿的,我一年話兩個星期遠離工作,來閲讀和思考未來,這是我的思考周。然後也會去旅行和拜訪客户。
巴菲特回答:我一年大概有50個思考周,我不開會,我閲讀的時間很長,我希望我能閲讀速度更快一些,這樣可以看更多的書。我不喜歡列時間表,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我和比爾都很幸運,我們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按照我們的方法來完成。在他的世界裏,他的步調和我不同,但我們都喜歡我們各自採用的方式,我們也都以各自的方式來實現最大的效率,因為它符合我們的個性和習慣。
在事業上,這兩人都是極度自律的,但你發現沒,這種自律的基礎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對自己所從事事情的認可,沒有它,一切自律都不存在。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自律的核心是“課題分離”
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我只負責把我的事情(課題)做好,而你只負責把你的事情(課題)做好。
就拿學習來説,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讓孩子願意學習是父母的課題
家長在做自己課題的時候,就是努力調度孩子的學習興趣,帶孩子見識和感悟世界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好,以身作則,克服困難,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和陪伴的質量,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能瞭解他面對的困難,能及時的給予幫助。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家長的課題就是把馬兒帶到學習這條大河邊,讓馬兒有機會、有興趣喝水。
學習本身,是孩子的課題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課題不分離”。
一方面,自己的課題不好好做,不想方設法讓孩子熱愛學習,不以身作則;甚至家長把自己人生的期望加給孩子,就是把自己的課題讓孩子去承擔;
另一方面,是粗暴干涉孩子的課題,強迫,命令,甚至用給錢這樣的方式去利誘。
這樣的家長自己都沒有捋清楚什麼是自律,什麼是自己的課題,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各種碰壁是肯定的。
各種盲目雞娃的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這裏,其實這些家長如果能當着孩子的面,解決自己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困難,完成自己的課題,這樣長期下來榜樣的作用都比天天跟着孩子屁股後面,把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塌糊塗,只逼孩子效果強的多。
我小時候我媽很少逼我學習,但是我記得小學五六年級,正好是電腦剛流行那會,我媽天天在電腦前面學習怎麼打字,怎麼用電腦查數據,寫文章,有時候甚至研究到半夜三點多都不睡覺,這種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教育我這件事情上,她做的最好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課題
我記得我初中的時候,跟班上一個男生經常玩。我媽看見幾回後,跟我聊了一次,結果她意識到我非常牴觸和抗拒和她聊這件事情,她沒有橫加干涉,但也沒有放任自流。
有一回,我放學回家,發現書架上多了一套有關青春期的書,書裏講的是青春期的情感萌動什麼的。這套書挺有意思的,是案例的形式,有學生自述,也有專家分析,我看完那套書之後,漲了很多知識,也對青春期有了更多的瞭解。
你看,教育孩子,引導孩子,是父母的課題,父母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這個課題做好了,一個方法不行就換另外一種,家長的作用就是把馬兒帶到河邊,但喝不喝水是馬兒的課題,你不能把馬兒的頭按在水裏去
無視本人的意願而強迫改變,日後會產生更強烈的反作用。
家長的養育是為了讓孩子為成為一個成年人做好一切的準備,成年人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自律的核心。
但從小被父母安排好一切的孩子,是很難擁有這種能力的。
當然了,我寫公號這幾年,接觸到了不少讀者,他們已經是成年人了,但也經常混淆課題,逃避自己的責任,你説讓他們去教孩子什麼是自律,真的蠻難的。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自律的技巧是“只在核心問題上培養自律”
我前面説了,許多成年人以為逼能逼出自律,你如果也這麼想,可以帶入想想自己,工作的時候老闆就坐在你面前,你此時對工作的態度會不會變成只要老闆一走,你就立馬摸魚?
換位思考一下很多問題就想明白了。
自律本身是反人性的,反人性,本身就需要意志力,而人們對意志力最大的誤解以為意志力可以源源不斷的湧現。
其實不是的,意志力跟石油一樣,是一種資源,是資源,就意味着有耗竭的一天。
所以,你要珍惜你的意志力,不要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費意志力,非要和人性做鬥爭。
而真正自律的人是有技巧有抓手的,那就是只在核心問題,重要問題上自律。
和菜頭説自己從一個200多斤的胖子成功減肥下來,沒有一天靠的是自律,靠的是技巧。
他沒有強迫自己必須頓頓吃草,沒有強迫自己餓肚子,沒有強迫自己每天鍛鍊。而是自己愛吃東西,那就修改食譜,去找那些愛吃,但是脂肪更少的食品。
想要反人性,有三種方法:
一種是靠意志力,咬牙堅持。
另外一種辦法是,讓事情變得更容易接受一些。
第三種辦法就是前兩者結合,能讓事情有趣點就有趣點,實在無法有趣但又很重要的,那就消耗意志力的自律,那些非核心問題,就不要逼孩子太死。
就拿我自己來説,我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在工作上,運動上都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即便是孕期,也一直都堅持鍛鍊、讀書、寫作、工作。
但是,我身邊熟悉我的朋友也都知道,如果我家沒有阿姨沒有小時工,那屋裏就亂的不行。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從小到大,我就不是整潔卦的那一類人,我不喜歡收拾東西,好在不管再亂,我也能很快的想起來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所以在整潔這件事情上,我並沒有逼自己必須自律,我爸媽也沒有。他們就是説,你自己的房間想怎麼亂就怎麼亂,不許亂他們的房間和公共空間就行,你看,這裏又是課題分離。
而很多的家長,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能面面俱到,事事都行,幹啥都自律,這就跟要求在地球上的蘋果能自己飛起來不受重力影響那樣,是不可能的。
沒有人能做到這樣,所有厲害的人,都是在某一個領域,極度自律,其他方面嘛,別説自律了,甚至有很多缺陷。
所以我在小胖的自律培養方面,就是身體力行的傳遞給他反人性的三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就是讓事情變得更容易接受一些。
我在家裏最喜歡説的一句話就是“這個事情好有意思啊,我得研究學習一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愛説“嘿,你這個傢伙,這麼頑強,我就不信解決不了你”, 其實就是讓事情變得有趣,讓自律不那麼消耗意志力,長期而言,小胖也學會了這一招,把一件困難的事情遊戲化解決問題。
第二種辦法是靠意志力,咬牙堅持。
當我做運動做到幾組最難的地方,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當我懶癌發作,就想躺平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不行,這就是我應該做完的事情,堅持過去就好了。
所以小胖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説,你記得媽媽做那件事情嗎?我用我的經歷和毅力影響他,從而引導他進入到克服困難消耗意志力得到心流的感覺,這種感覺一旦他越積累越多,就會成為未來對他有所鼓勵的感受,這就是自律的來源。
第三種辦法就是在非核心,非必要問題上放自己一馬。學會把一些東西分配出去,學會接納自己也有缺點,學會挖掘自己最想要堅持的事情。
最後總結一下
自律的基礎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家長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認可孩子,信任孩子,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高自尊,這是他們形成自律的基石。
自律的核心是“課題分離”,從孩子兩三歲起,你就要注意不要橫加干涉孩子的課題,讓他們有自主權,自由度去做自己的課題,從最簡單的穿衣服穿襪子喝水吃飯,到複雜的做作業安排時間,你的課題是引導,而具體做並且承擔後果是他們的課題;
自律的技巧是隻在核心問題上培養自律,所以不要希望自己的孩子面面俱到,十項全能,如果你的孩子在練琴上很有自律,那很可能他在數學或者運動方面差一點;如果你的孩子在運動上很自律,那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在別的方面會差一點。不要拿網上別人家的孩子的全部優點去對標自己的孩子,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孩子更容易找到自我,實現自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9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長逼出來嗎?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