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最佳的入園年齡是3歲。這樣等到孩子6歲的時候,剛好上幼兒園,算起來很合適。朋友原本也是這樣想的,在孩子3歲的時候,準時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一方面是孩子入園後自己也省心,一方面是讓孩子學習和其他小朋友交朋友。開始時孩子覺得新奇,很開心去上幼兒園。但沒過幾天,就不願意去了。
朋友原本認為這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一個時期,適應過後就好了。但一個月後,孩子肉眼可見地瘦了,脾氣也變得很差。讓人覺得,孩子不是去上幼兒園,而是受罪去了。幼兒園的老師反映,朋友家孩子喜歡亂丟東西,對待別的小朋友很強勢,所以班上小朋友不喜歡她。朋友就諮詢了一位資深幼師,博士學位,有10多年的教學經歷。
她一聽孩子的情況就説不是年齡問題,孩子入園沒有最佳年齡,只看孩子是否具備這仨技能。若是沒學會這仨技能,去了也是白受罪。
有自理能力,可自己穿衣、吃飯、大小便
若孩子在入園前,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穿衣、吃飯、洗手、大小便。入園之後,班裏同學比較多,孩子得不到充分關注。老師要照顧大部分同學,又不能提供像在家一樣的專屬服務,就容易讓孩子得分離焦慮症。不僅不能如家長所願,在幼兒園學會和同學交友,培養生活能力。還會變得焦慮、害怕、脾氣差、沉默寡言、不開心,這不就是白受罪嗎?
因此,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園前,讓孩子有自理能力,可以自己做穿衣、洗手、吃飯這些小事。因為當他可以自己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覺得很自豪。不會因為其他同學都會,就自己不會,而產生自卑心理。學會這點,也可以有效避免分離焦慮的出現。
敢於和其他孩子説話、玩耍
有很多孩子在3歲之前接觸的都是家人,很少有同齡孩子。這就導致他們不會和同齡人相處,總想讓同齡人像大人一樣讓着自己,明顯很不現實。以至於他們在入園之後,不能很好的和同學們相處、交流。若孩子不能愉快的在幼兒園玩耍,心情就不好,跟上趕着去受罪似的,也違背了家長讓孩子去幼兒園的初衷。
如何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培養孩子的交友技能。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讓孩子進行“實戰”,在小區裏、遊樂場裏,主動邀請別的孩子一起玩耍。讓孩子不害怕陌生孩子,敢於開口,就是很好的開始。另一方面,給孩子講繪本。通過繪本里兩個朋友的相處模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有基本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
對於家長來説,最在乎的莫過於安全問題。在幼兒園,一個班級有不少孩子,老師沒精力顧及到每一個孩子,所以孩子懂得一些安全知識很重要。知道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就不會隨便把東西塞到嘴裏。知道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事情,在有些環境內不能隨意打鬧。讓孩子有一些安全知識,有安全意識,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守護。
入園沒有最佳年齡,具備以上仨技能才最佳,要不然去了也是白受罪。所以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園前,一定要教會娃以上幾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