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天和孩子相處,關係卻很糟糕?談“靜止臉”背後的童年創傷
父母總以為,給孩子提供優質的吃穿用度,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就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可事實是,孩子彷彿完全沒有接收到他們的訊息,親子關係仍然冷淡得很。
其實,在這件事中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父母的情緒表達不當而不自知。
之前看到過一個這樣的小視頻,女兒哭着對爸爸説:“哪天帶你去醫院看看,為什麼給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睡着?”
這就是心理需求沒忽視,沒有得到充足回應的孩子,做出的一種抗爭性表現。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我每天和孩子相處,親子關係卻仍然很糟糕?
要知道,孩子也是具備豐富情感的肉身,需要家長對自己付出關注與回應,如果在此過程中得到的是敷衍和忽視,心理怎能不受到創傷?
所謂靜止臉,表現為父母面無表情、毫無情緒的一種表現,背後多半代表着冷漠、忽視、放任等,不與人交流,實際上也是對另一方的一種精神虐待。
這來源於一個震驚全球的“靜止臉”實驗,由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開展。
▼實驗過程:
最開始,媽媽坐下和1歲的寶寶玩耍,跟寶寶打招呼之後,很快得到了開心的反饋。
每次當寶寶隨便指向某個方向時,媽媽的視線都隨之轉移,並給孩子鼓勵和交流,根據寶寶的意圖做出不同表情,很明顯,寶寶對媽媽的做法感到很有安全感。
隨後,媽媽開始進入“靜止臉”的狀態,不論寶寶做什麼,都不給出任何反饋。
一段時間後,寶寶發現了異常,開始想各種辦法吸引媽媽的注意力。可無論使出吃奶的勁來,比如對着媽媽微笑,用手指指向遠方等,媽媽依然沒有任何變化。
大概持續了不到2分鐘的時間,得不到反饋的寶寶負面情緒爆棚,轉身到處看,手臂亂舞,隨後崩潰地哭泣了起來。
而通過檢測發現,在母親對孩子不做出任何反饋的這段期間,寶寶的心跳加速,體內的壓力激素也開始驟增。
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甚至可能死亡!這種結果真的很可怕。
▼後續處理的不同情況:
實驗結束後,媽媽馬上用語言安撫寶寶,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好的:這是偶爾的“靜止臉”,日常對孩子有正常的反饋,只是偶爾情緒管理不到位,對孩子做出如此表現,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太大影響。
壞的:一直等到寶寶情緒崩潰媽媽才發現,於是給出積極反饋,陪寶寶繼續玩,在這樣的互動中,度過了一場情緒危機。
最糟糕的:如果寶寶哭了之後仍然一直表現為漠視,認為等他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寶寶的情緒沒有得到修復,也就一直停留在創傷中了。
02與之類似的“哭聲免疫法”,是失敗結果的最好論證與“靜止臉”異曲同工的,是曾經一度風靡全美的“哭聲免疫法”。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之後,人們發現這種方法真是既坑爹媽又坑娃。
創始人華生,把孩子們當做冷冰冰的訓練工具,認為只要孩子哭,父母不給出回應,孩子就不會哭了。之後,他自己的孩子們,全都被精神問題糾纏。
在這種方式下長大的孩子,確實獨立又好帶,可與此同時帶來的,還是內心的封閉與冷漠,親子關係難以為繼。
“靜止臉”與“哭聲免疫法”一樣,是違背孩子需要積極回應的本能,這是他與父母形成依戀的關鍵。
在每一次積極回應中,孩子都從父母的反饋裏累積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
沒有父母的支持,孩子這顆種子要如何充滿陽光地生長?
03談“靜止臉”背後的童年創傷1)孩子冷漠封閉
童年時期得不到父母關注的孩子,會將內心封閉起來,孤僻且冷漠。
而他們終其一生,也在尋找討好父母的方式。比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松子,用滑稽的鬼臉換取父親的笑臉。
她的一生都在尋找愛和維持愛的過程中,甘願遍體鱗傷,也不要孤單一個人。
松子做出了很多抗爭,她企圖變得幸福,可這種自降身價和博取關注的方式,註定她的人生只能是悲劇。
2)人際障礙
這很好理解,一個在家庭中無法當好“孩子”身份的人,完整的人格自尊更無從談起。
缺乏依戀感的孩子,即使長大後步入社會,也會在與他人的相處中產生巨大障礙。他不知道如何建立良性關係,更無法面對他人的“靜止臉”。
3)不同程度的自殘行為
斯霍勒博士表示:嬰兒出生時就已經具備情緒機制的基礎了,但他們不會表達,需要父母的引導。而那些時常受到精神忽視和虐待的孩子,只能通過吃手指、抓自己、不再理睬父母等方式進行自我安撫。
當他們迷失於情緒中時,很可能通過自我控制和傷害,來表明自己具備控制能力,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心理障礙乃至是身體傷害等嚴重後果。
04如何避免成為“靜止臉”父母?武志紅老師説過:“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被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的情感忽視造成的。”
父母除了要做到陪伴,回應孩子的需求也很重要。
1)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年紀越小的孩子,需求越是純粹,且需要與母親建立起依戀關係。
家長要看到、理解並且接納孩子脆弱的心理與情緒,並對他們的需求無條件進行回應,3歲以下的孩子通常不會有什麼目的性。
2)擁有同理心,感孩子所感
孩子會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產生各種情緒,比如家中的花枯萎了,父母不要認為孩子“瞎操心”,擁有同理心才能看見孩子的善意。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孩子所感,教育的難度也就小了很多。
3)給孩子積極權威的期待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説明了這樣一個問題,當老師或父母等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形象,給予他們積極的期待和回應時,孩子的自信心也就獲得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這不論應用到孩子的學習還是人格建立上,都是個很好的策略,而其背後的意義,就在於不做“靜止臉”。
父母要記得經常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可能只是一個微笑,一句鼓勵,或是隨着孩子手指轉換的眼神,都能給他們巨大的心理支撐。
父母要永遠記得,不要將負面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他們何其無辜?
真愛孩子,就要寫在表情上,否則孩子真的不知道!他們對愛的理解很淺顯也很敏感,不要把良苦用心都隱藏在波瀾不驚的表情之後。
另外,沒有積極反饋和互動的陪伴,充其量也只能稱之為陪着,這與角色缺位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還會給孩子造成“自己做得不好”的假象。
總而言之,父母既然花了時間陪孩子,就要儘量做能真誠溝通的父母,避免“靜止臉”。
從今天開始,用微笑和言語,給孩子及時的回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