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不明腸道菌羣近日,生物學家饒毅公開指出華大基因 CEO 尹燁的科普視頻包含錯誤,今天發文稱尹燁賣的「益生菌」是假藥,「全中國現在推廣的益生菌無一不是假藥」。接下來的問題是,尹燁的科普視頻,出現了什麼樣的錯誤?「益生菌」到底是不是假藥?機制不明,腸道菌羣中國有句老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不明,腸道菌羣。腸道菌羣的研究難度,不比量子力學低。尹燁的視頻中,提到中早期干預來延緩或預防阿爾茨海默和帕金森症,干預手法是干預腸道菌羣。這種説法有較大的誤導性。阿爾茨海默病(AD),也叫老年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臨牀以記憶障礙最為常見,以患者的認知、行為、語言等腦功能活動的全面衰退為特徵,患者進入中晚期容易發生多種併發症,需要長期全面的照料。1906年首次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手段一直沒有什麼進展。迄今為止,美國 FDA 只批准了 6 種治療藥物,分別為 1993 年他克林、1996 年多奈哌齊、2000 年卡巴拉汀、2001 年加蘭他敏、2003 年鹽酸美金剛、2014 年美金剛/多奈哌齊複方製劑。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原因和機制尚不明確,藥物研發都是基於各種假説理論,包括大腦 β-澱粉樣蛋白(Aβ)沉積、神經纖維纏結、神經炎症、顱腦外傷等。去年年初,申請上市的藥物 Aducanumab 就是基於 β-澱粉樣蛋白假説,研製的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這些藥並不能徹底治療該症。基於 β-澱粉樣蛋白假説的療法,雖然能夠成功降低 Aβ 水平或者消除大腦中 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但是對患者認知能力的衰退沒有幫助。大腦 β-澱粉樣蛋白,腸道菌羣,確實和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相關」的意思是説,阿爾茨海默病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但不意味着干預這些因素,就能治療該疾病。一種疾病可能受到成千上百個因素的影響,干預一兩個因素,意義不大。人類腸道包含數十萬億的微生物,腸道菌羣的複雜性,現有的研究是極難囊括的。饒毅在文章中提到的美國生物學家傑弗裏·戈登(Jeffey I. Gordon),在腸道菌羣的科研領域有重大貢獻,擁有20多項專利。他的研究認為腸道菌羣可能導致肥胖的發生,也證明兒童長期營養不良,不僅取決於飲食,也取決於健康菌羣的構造。一個嚴謹的研究,限定條件越多,得出的結論範圍越窄,很難具備大範圍的「普適性」。迄今沒有研究證明,吃一些「益生菌」就能形成某種「合適」的腸道菌羣。打造某種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腸道菌羣,更是無從説起。干預腸道菌羣,目前唯一有科學證據的治療手段,大概就是用於抑制艱難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導致的嚴重腹瀉。生殖細胞擅長恢復出廠設置尹燁在名為《情緒可以影響人的基因表達》視頻中,認為情緒會造成基因變化,並通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這一説法也有很大的誤區。情緒影響基因表達,來源於表觀遺傳學理論。表觀遺傳學和我們熟悉的孟德爾遺傳學不一樣。孟德爾遺傳學就是 DNA 遺傳,表觀遺傳學不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主要通過 DNA 甲基化、翻譯後組蛋白修飾、染色質重塑、RNA 編輯、小 RNA 調控等機制來實現遺傳。簡單而言,就是環境因素會導致生物基因的不同表達,基因本身不變。「表達」的意思是,附着在 DNA 上的某些分子,經歷劇烈的環境變動,可能使某些 DNA 表徵的「開關」打開或關閉。就相當於這一段文字,文字本身沒有變化,但是可以選擇重點標註這一句,不重點標註那一句。有一些表觀遺傳學的特徵可以遺傳,諸如基因組印跡(genomic imprinting)。絕大多數表觀遺傳學上的改變,不能遺傳。因為生殖細胞會有一個「重置」過程,比如之前 DNA 甲基化的位置進行去甲基化,迴歸「出廠默認設置」,這樣才能保證受精卵開啓正常的細胞分裂分化,完成胚胎髮育。情緒變化只是一種心理活動,能影響基因表達,屬於把表觀遺傳學的概念「推得過遠」,甚至太遠了。遺傳病和遺傳因素不一樣視頻《基因檢測幫您孕育健康寶寶》,這是華大基因自身的利益相關領域,其中尹燁的一些説法也需要商榷。一些基因型會導致自身免疫疾病風險增高,觀眾會認為這屬於「缺陷基因」。其實這樣的説法有「不看劑量談毒性」之嫌,風險高,可能只有千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人患病,這種「高」風險對普通人而言,沒有參考意義。視頻中舉例,基因檢測可以測出自閉症。但是,目前的研究證明,沒有哪個或哪一組基因,是「正好」導致自閉症的。跟上文提到的阿爾茨海默病一樣,導致病症的因素很多,沒有單一因素導致單一結果這麼簡單。關鍵是,要搞清楚遺傳病和遺傳因素的區別。一些研究表明,絕大部分自閉症風險,由遺傳因素解釋,但不能證明自閉症以遺傳方式出現。知道基因型,和判斷這個人有沒有自閉症風險,是對不上的。尹燁提到一個精子捐獻者關聯了數名自閉症兒童,證據不是很充分。如果有證據表明該捐獻者具有特殊的基因突變,會更有説服力。與自閉症相關的遺傳病,有一種叫「脆性 X 染色體綜合徵」,是一種 X 染色體陰性遺傳疾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主要表現是智力障礙。患者裏大概 15 %~60 %有自閉症,但自閉症患者裏只有 2 %同時有「脆性 X 染色體綜合徵」,因此這一遺傳病沒有作為篩查自閉症的指標。以前也發生過「脆性X染色體綜合徵」患者隱匿病情捐精的情況。據《紐約時報》5 月報道,麥克杜格爾患有脆性 X 綜合徵,通過社交媒體私人捐精,生下 15 個孩子,其中有兒童被證實智力發育遲緩,3 歲仍不會説話。生物創投,騙局高發近幾年,生物創投領域是騙局高發區,「腸道菌羣」賽道也不乏「量子波動速讀」一類的故事。最有名的,是 2015—2018 年號稱「女喬布斯」的 Elizabeth Holmes 創辦的 Theranos 血液檢測公司,從竄紅走向覆滅的醜聞。「Theranos 血檢法」宣稱,只需在附近合作藥房點,採指尖上幾滴血液,四個小時就能得到 240 多項檢測結果,費用比醫院便宜一半。調查者對比了 Theranos 和專業醫療機構的血液檢測結果,結果顯示 Theranos 檢測結果不準確、檢測數量不副實,連檢測設備都是外包的。在那之後,硅谷的另一家生物科技初創公司 uBiome,差不多復刻了(詳情可點擊uBiome的測試盒,之前在亞馬遜上就可以買到uBiome 表示,支付 69 美元,採集幾滴指尖血,就可以在四小時左右的時間裏,通過高通量 DNA 測序技術分析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組,對他們體內的微生物進行分類,檢測出包括膽固醇和癌症在內的 200 多項指標,其還將提供可能改變體內微生物組成的相關生活建議。當使用者將檢測結果提交給專業醫療機構時,醫生表示「並沒有瞭解到什麼新東西」,測試沒什麼價值。該公司的財務情況也受到舉報,FBI 介入調查。隨後,兩位創始人被指控共謀欺詐、洗錢,2019 年公司破產清算。人們追捧數字化的「身體管理」,想知道隱藏的基因風險,微生物羣落風險,乃至身體裏任何微小的風險,當然可以理解。「逆天改命」的渴望,讓改變情緒就能改變生命這種「雞湯科學」大行其道。然而,「渴望」也要尊重現實,尊重科學。
吃掉馬斯克,碰瓷耐克,這個品牌酷到離譜
國產「NFT」就是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