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一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其實,這句話已經從側面説明教育需要以愛為契機,才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並且對孩子實施更加深刻且全面的教育。

如果説父母選擇用謾罵的方式去\'\'脅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和教育的方向,則會讓孩子無法感受到愛,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此,有個育兒專家就用牛頓第三定律來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

物理學家牛頓提出的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中間有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種力,不過這兩種力的大小相同,方向卻又相反,同時,力無法脱離物體獨立存在。

這個定律其實和親子關係非常一致,也可以用來解釋許多父母平時錯誤的育兒方式,在這裏我們可以通過這幾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來剖析一下。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一共是哪幾點折射出父母的育兒方式:

第一點:

我們對彈簧非常熟悉,如果説我們把彈簧放在地上,然後用手施加壓力去推擠它的話,得到的結果是彈簧的長度越來越短,但是我們手上受到的壓力約會越來越多。

用通俗的話説,就是我們手上的力氣越大,彈簧的反彈力量越小,所以才會變短,然而並不是説彈簧變小之後壓力就逐漸沒了,反而會等到我們手上沒有力氣後再爆發。

這就好比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幼年的時候孩子沒有力氣反抗,但是隨着時間流逝,他們萌芽在內心的叛逆心理,終會在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和心理素質的時候再度出現,這個時候家長就會像那按壓太久的手掌一樣,沒什麼力氣管教孩子了。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第二點:

如果我們選擇規格較大的彈簧放在地上,然後按照第一點那樣去按壓彈簧,然而無論我們怎麼施壓力氣,就是無法將彈簧按到在地上。

其實這樣規格較大的彈簧就像已經初具自我意識和性格的孩子,這個階段你越去罵孩子,得到的反抗力量也會越大。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兩種不同的小實驗都折射出了父母如果經常用暴力教育的話,會有哪些較為鮮明的弊端,家長可以通過下方几點了解一下,孩子如果經常被吼叫或者打罵會有哪些負面情況發生?

孩子經常被吼會怎麼樣?

1、怨恨父母

經常籠罩在父母的吼叫教育下,父母本身對孩子親切的印象也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對父母的怨恨。因為孩子是極為敏感的,活在這樣的吼叫和打罵環境當中,他們會深深地認為,父母並不愛自己,甚至厭惡自己。

因此,他們也會用自己的理解去看待父母,比如説怨恨父母。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2、變得自卑焦慮

長期在父母打罵下的孩子缺乏上進的心態,然後性格方面也會變得自卑和消極,如果説父母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即使採用這樣的態度,孩子性格不僅會變得極端,心理上還會出現焦慮和抑鬱的症狀。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吼罵孩子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家長要找對教育方法,譬如以下這幾種教育方式,就被許多育兒專家所認可。

哪些教育方式適合孩子?

1、關注孩子但卻有邊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孩子也不例外。

在這樣的認知下,家長才能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且不會隨便用自己的控制慾去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管教。這樣雖然讓管教孩子變得沒有那麼\'\'簡單粗暴\'\',但是卻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並且會願意配合父母的教育工作。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2、尊重孩子並經常溝通

溝通是化解矛盾的良藥,有句名人用這樣的名句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其實用在親子關係也是同理,只要父母堅持不懈用理性和堅持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並且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那麼孩子也會在父母的良性教育下耳濡目染,選擇用同樣的態度\'\'回報\'\'父母。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打罵教育除了讓孩子變得鬱鬱寡歡出現心理疾病以外,還會讓孩子變得喜歡反抗父母,不願聽從父母的管教,因此,在教育這件事上,建議家長參考以上幾個例子,然後綜合孩子的情況去判斷,自己到底有沒有犯這些錯誤。如果有的話,則可以通過以上的教育方法逐漸化解親子之間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8 字。

轉載請註明: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