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吵吵鬧鬧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愛玩愛鬧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年紀小,有好勝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都有好勝心,所以孩子之間在玩耍的時候出現磕磕絆絆也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就要看不同的家長的不同態度了。
有的家長就比較護犢子,即使是孩子之間的打鬧,有的家長也特別較真,生怕自己家孩子受欺負,如果是自己家孩子受欺負了,那可就一定要“找回場子”。
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有的家長不當一回事兒,也有的家長比較護短,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使得“幫理不幫親”變成了“幫親不幫理”。
昨天在小區樓下和鄰居聊天,鄰居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王爺爺有個先天性身體缺陷的孫子,即使是身體有缺陷,但是仍然擋不住爺爺對孫子的愛,王爺爺對孫子是視若珍寶、關愛備至。這天王爺爺在家看書,發現孫子匆匆忙忙的跑回了家,王爺爺趕緊放下書,詢問孩子怎麼了,孩子支支吾吾的説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不小心把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摔壞了。
王爺爺沒有馬上生氣,而是問清楚了來龍去脈:原來,王爺爺的孫子因為身體有缺陷一直被別的小孩嘲笑,這天王爺爺孫子在樓下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不小心碰壞了別人的玩具,另一個孩子就給王爺爺的孫子起外號,然後兩個孩子打了起來。
王爺爺聽完孫子的敍述之後,雖然也很生氣,但是還是起身帶着孫子去對方家裏登門道歉,但是對方家長卻説摔壞的是“進口玩具”,要賠償上千元。
這可給王爺爺氣壞了,抬高了聲調和對方家長吵了起來:我孫子弄壞你家孩子的玩具是我孫子不對,但是你家孩子給我孫子起外號也太侮辱人了。這個玩具也不是進口玩具,我昨天在市場看過,也就50塊錢。
接着王爺爺又説:50塊錢給你放着了,“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教導不好,以後要花費的錢何止幾千塊!
説完,王爺爺就帶着孫子回家了,到家後,王爺爺講這件事情告訴家人,家人都説王爺爺做得對,真解氣!
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1、先了解原因
孩子之間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現象,矛盾的產生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或是當時發生的矛盾,或是在發生矛盾之前就已經積攢了好久的不滿之情。
比如:我們看王爺爺孫子這件事,正常的情況孩子之間玩玩具,不小心把玩具弄壞是常有的事,但是另一個孩子並不是就事論事的跟王爺爺的孫子爭論,而是將自己心中長期以來對他的歧視和不滿釋放了出來,第一時間給王爺爺的孫子起外號。
所以我們在發現孩子之間有矛盾的時候,一定要像王爺爺那樣,第一時間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在理性的思考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免得冤枉了自家孩子,給一些內向脆弱的孩子的內心造成陰影。
2、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無論何時何地。
我們有時候的想法就是,孩子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好了,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嘛,我們不用過多的去幹涉。
這種想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如果孩子真的是在外邊遇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或者真的是受人欺負了,他就只能夠向自己的家長來尋求幫助,但是如果這時候父母抱着“孩子自己地事情自己處理”的想法,那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和父母之間的感情也會漸漸淡了。
所以父母應該自覺的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不是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而是讓孩子有不被人欺負的底氣,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父母一直都在。
3、教孩子自我保護
我們父母每天都要上班,即使是不需要上班的父母,也不可能24小時無間斷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總會有離開父母視線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比如:我們可以傳輸給孩子,不要遇到欺負要反抗,不要自己獨自忍耐的思想,也而可以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手段等。
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需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的,這對於孩子來説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