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位子女應盡的義務。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傳統的相互扶助關係在當下不斷髮展的社會里已經發生了改變。父母無條件的付出有時卻換不來子女的感恩和陪伴,甚至出現逃避贍養義務,吸血啃老等問題。
啃老族,新型啃老等問題層出不窮的同時,最近流行的“假孝順”更是引發熱議。
01兩個孩子竟然因為贍養父親大起爭執,父母的教育方式真的錯了嗎
在老家有位鄰居叫何大爺,聽在老家的爸爸説何大爺是個苦命人,兩個孩子出生沒多久老伴就走了,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沒再娶。又當爹又當媽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
養孩子那些年,何大爺吃了不少苦。好在功夫不負苦心人,孩子畢業後也都逐漸在大城市裏站穩了腳跟。何大爺熬了十幾年熬出了頭,也到了該退休的年紀。本想着受了大半輩子罪,總該可以安度晚年享享兒孫的福,可是天不遂人願,晚年生活何大爺過得並不開心。
兩個孩子雖然都在省內,但是卻在不同的城市,來回一趟也不太容易。兩個孩子小時候感情也挺好,但是在贍養何大爺這個問題上卻出現了分歧,吵了不少架。由於兩家距離比較遠,何大爺計劃是在老大家住,讓小兒子出相應的費用免得來回耽擱,都是一家人沒必要分太清。
這種看起來合理的安排在老大眼中完全變了樣子:
老大覺得父親在他家裏住要添不少麻煩,要佔用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弟弟卻只用出一部分錢啥也不用管,這顯得也太偏心了。
老大要求弟弟要承擔絕大部分的生活費,可弟弟的經濟狀況不如大哥,他覺得老大家庭情況相對優越,多承擔一部分是應該的。
何大爺看着兩兒子因為這事鬧得不可開交。一氣之下自己回了老家讓倆孩子平攤費用,到頭來落個孤苦伶仃,含辛茹苦撫養大的倆孩子一個也不在身邊。
孩子為養父母的事斤斤計較,誰也不願意多吃一點虧。贍養父母彷彿成了一種累贅,大家都想躲,不免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寒心。
類似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説不孝有點過。只是內心裏都想着逃避贍養的責任,為誰吃虧誰沾光吵得不可開交,在別人眼裏就是“假孝順”。
02許多父母沒有意識到的假孝順有以下幾種典型表現
1)只見錢不見人
這是當下年輕子女對待父母的常見現象。很多人再成家以後就很少再看望父母,更不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覺得父母年紀大了除了嘮叨一點意思也沒有,只是逢年過節給父母打點錢或者再買一些衣服保健品。
這種只見錢不見人的方式,在他們眼裏這已經是盡到了孝心,但是他們不知道年長的父母更渴望的是子女的陪伴和問候。
2)嘴上功夫一流
還有一些人呢倒是不缺問候,時不時就給父母打電話噓寒問暖,説要給父母買這買那,要多陪父母之類的漂亮話。但是很少付諸行動,典型的滿嘴跑火車。
口頭上的關心和承諾在那一刻的確會很暖心,也會落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名聲。但是漂亮話從來不兑現除了短暫的慰藉並無法產生實際的效果,長此以往父母對這種好話也就免疫了。
孝順父母遠不止説説而已,也僅僅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真正的孝順是發自內心的感恩,是體察到父母生活不易自然生髮出的奉獻意識。父母在意的並不是子女能回報多優渥的物質生活,而是真誠的孝心以及耐心的陪伴照顧。
03孩子不孝的背後其實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1)父母要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孝順的子女背後大多有個不孝順的父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起到榜樣的力量,孩子是會模仿的,想讓孩子有孝心,首先自身要做到孝順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導教育,讓其理解長輩的不易,關愛長輩。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就逐漸懂得了孝順長輩。
2)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意識
贍養父母對於年輕人來説的確需要付出很多,這就需要起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許多人把老人當作累贅選擇逃避,這是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在生活中,家長要引導鼓勵孩子完成他們自己的事,讓孩子學會面對,並給予正向鼓勵,逐漸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與子女是一種“血緣”,要維繫血緣靠的是雙方的付出和扶持——你在我蹣跚學步時給我堅實的倚靠,我在你垂垂老矣時給你陪伴和關愛。
父母愛孩子多發自本能,而子女孝順父母則需要從小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