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歲女兒被送去奶奶家,幾天後接娃父母認不出這是哪家“福娃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健康

言言媽媽相信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家庭,兩個大人,四個老人。夫妻倆為了掙錢養家,將孩子交給老人照顧,自己出去打拼。

小劉也是這樣一位90後寶媽,生下孩子之後,就一直自己親自帶着孩子。孩子的日常起居都是自己照顧。隨着女兒年齡的長大,小劉認識到自己不能只是待在家裏,而應該去找工作了。


於是小劉就打算將孩子送到姥姥家去,然後每到週末自己就去把孩子接回來。到了該送孩子去姥姥家的日子,小劉非常的擔心,給孩子準備了好多的生活用品,生怕什麼忘記了。

好不容易熬到週末,小劉一下班就趕到姥姥家,一進屋就着急找孩子。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熟悉的身影,反而是看到一個打扮得像是年畫裏的小女孩坐在客廳。


小劉瞅了半天,這麼打扮還挺好看。只見小寶穿着一身碎花小棉襖,頭上頂着兩個羊角辮,眉心上還貼着一個小紅點。

網友們紛紛表示,還是姥姥有眼光,把孩子打扮得這麼可愛!


其實這符合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生活狀態。自己忙着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於是只好就將孩子送到父母那裏去。

其實對於老人養孩子,社會上一直都有兩種聲音,一部分人認為:老人帶孩子更好,老人有耐心,有經驗,對孩子充滿愛。

另一批人則是對於此事抱着懷疑態度,覺得自己與老人教育理念不一致,老人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言言媽媽認為,我們應該與老人好好的進行溝通,讓他們接受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


父母可以藝術性地提出問題,並以此為案例,進行探討,還可以求助一些專業雜誌或專業人士,增強説服力。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選一些科學育兒的文章供祖輩閲讀或在飯桌上討論。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幫助老人掌握一些科學育兒的理念。


老一輩的人往往相信“權威”。這個“權威”可以是專家,也可以是書本或老人認為“權威”的人。比如,老人一定要把食物嚼了喂孩子,兒女提意見,老人往往會反駁:“你小時候就是這麼被我拉扯大的。”

此時,如果換成一個來家做客的護士朋友或教育專家説句話,就可能讓老人改變觀點。


既然交給了老人帶,那麼我們就要尊重老人帶孩子的方式,不要去埋怨他們、抱怨他們。

你可以跟老人説,當你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管在他們看來是對或者錯,都要去支持,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去批評彼此,説教育的不對或者不願意聽,站起來就走。

那麼老人帶孩子,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吃不慣飯店的飯,更不習慣叫外賣,而是每頓飯幾乎都是自己在家裏做,這樣給孩子吃的飯也會更乾淨衞生,營養價值也會更高。


孩子跟着老年人,老年人會沒事就帶他們出去,不管是自己小區,還是家附近的公園,孩子在外面一般都會玩得很開心。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各種房貸,車貸,還有消費都壓的許多年輕人喘不過來氣,而有孩子的父母更是了,不僅要維持平常生活的開銷,還要讓孩子的生活變得好。


老人帶孩子的話能夠很好地節省下招人照顧孩子的錢。

老年人在家庭鄰里以及各種生活中的存在,依然傳授着無可替代的人類課程。家裏長期跟老人在一起生活的孩子,他對於老年的認識,對於死亡的認識可能會比那些沒有跟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要更深刻,更有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