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裏還是都是由老一輩人看護,所以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沒等媽媽爸爸教育幾句,爺爺奶奶就已經出來打掩護了,倆人集體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打孩子就是父母的不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分不清好壞,其實他們個個都是“戲精”,早就摸透了家長的心思,有了爺爺奶奶的庇護,似乎闖起禍來更有勁了,有人為自己撐腰為什麼不“橫”一點呢?但有些孩子只會在家裏“耍橫”,在外面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總是“被欺負”的那一個,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
就像朋友家孩子樂樂一樣,在家裏就是小王子、小少爺,大吵大叫上房揭瓦,爺爺奶奶還覺得孫子“淘氣”才是好男孩,但到了小區裏樂樂就變得萬分膽怯,即使被別的孩子搶了玩具也不敢説話,只是跑來和媽媽發脾氣,同事只好無奈的説他是“慫包”。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孩子都和樂樂一樣是個典型的“窩裏橫”,在家裏耀武揚威,一出門就像“換了個人”一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窩裏橫”呢?
大多數家庭的現狀:爺爺奶奶是孩子的“避風港”,孩子一犯錯就會跑到爺爺奶奶懷裏撒嬌,這種“慣”孩子法也是讓他們“窩裏橫”的最主要原因,在孩子的意識裏他們認為不論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都會有人為自己買單,所以家裏就成了他們“肆意妄為”的天下,就像一家人去超市的時候,父母一般會拒絕孩子“買玩具”的請求,面對孩子的哭鬧爺爺奶奶就會立刻答應孩子的請求,這時他們就會覺得“哭鬧”才是對付大人的計策。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親自帶孩子,不為別的,只是兩代人的“教育觀念”完全不同,戰線不統一怎能打贏勝仗,那麼孩子“外面慫”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缺少社交能力
現在“獨生子女”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孩子也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通常都很享受這個“唯我獨尊”的世界裏,並且不會為他人考慮,所以就會出現一些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但看見別的小朋友的新玩具也想搶過來玩耍,更嚴重一點的孩子甚至不允許別人和他們分享一個場地,就連彼此間之間的交流也甚少,做遊戲也毫無交集,更不用提和別人分享還有互幫互助了。
沒有原則的“溺愛”
有些孩子習慣了家長幫自己準備的一切,所以表達需求的能力也沒有得到鍛鍊,對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有了依賴,在遇見問題的時候也總是家長上前解決,並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能力,家長自以為好好地“保護”着孩子,實際上正在慢慢的害了他,沒有原則的溺愛只會讓孩子像“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開花結果也是隻曇花一現,沒有長久的美。尤其是一些老人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上鈎,即使最初拒絕,經過孩子的“撒潑打滾”也會照單全收,所以才會導致孩子“窩裏橫”。往往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很難吃得開,離開家庭的庇護就像是沒有了軀殼的蝸牛。
補償心理需求
有些人會在受委屈之後將心理的不滿發泄給比自己軟弱的人,就連孩子也一樣,離開了家庭的庇護,他們不能再肆意妄為的做事情,甚至還會受到欺凌和不公平的對待,但這些情緒又不能釋放所以就一直壓抑在內心深處,但並不代表這些情緒就被消化了,孩子同樣需要一個情緒的突破口,這時對他順從的那些家庭成員就成了最好的出氣筒,他們只想通過宣泄自己的情緒來尋求心理安慰。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結合自己和另一半的優點,然而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而是你的鏡子,你有的缺點同樣他也有,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縮影,難道孩子“窩裏橫”家長就沒有責任嗎?其實不見得,家長也要謹遵這幾點,小心別踩了坑。
切忌“標籤效應”
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一直往哪個方向發展,當家長每天都會説孩子“窩裏橫、霸道、膽小怕事”這些字眼的時候的時候他就會做出相對應的“做法”,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的人,請先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更不要和別人分享你給孩子貼的標籤,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放肆。
不要強迫孩子做事情
有些孩子天生膽小,即使是男孩子也會變得温柔膽小,父母看着孩子如此膽小內心十分着急,想讓他們能夠儘快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也想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但這樣強迫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甚至逼迫他去接受他不喜歡的人和物,內心深處會有很大的牴觸情緒,甚至還會讓他反感社交和與人相處,漸漸的變得孤僻自卑。
不要過分責罵孩子
有些孩子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有些慢熱,等到小朋友之間互相認識熟悉之後這種“尷尬”自然而然就會消散,有些家長就會當着孩子和其他人的面指責孩子為什麼不和別人一起玩,這樣只會讓他的情緒變得敏感,這時孩子本來快要被友誼融化的心頓時變得堅硬起來,逐漸消失的戒備心也會再一次加固了。
過度保護的孩子往往沒有太多好的發展,父母的保護會成為他們的“束縛”,不光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同時還會讓他們難以適應社會上的“生存法則”,有時候退一步或許才是對孩子的愛,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和鍛鍊的機會,帶他們接收新鮮事物開闊眼界,經歷一些挫折比被鎖在家裏有意義的多。
孩子就像是父母在照鏡子,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改善並解決,自我改善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點,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當看見孩子在外和小朋友接觸和家裏那個“小霸王”大相徑庭的時候先別急,鼓勵支持他邁出第一步你才能收穫孩子更多的笑容。
本文聲明:由萌寶科普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