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快樂源於心境,健康在於快樂。現在的人們隨着年紀的增加,身體不如以前,疾病也越來越多,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不能自己注意,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我是產科王醫生。如果您想改變,請跟我一起走進養生的大門,給人生很多健康!
>汗,幾乎與你終身相伴。高温下體育運動和勞動,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10升。所以,汗對人體至關重要,絕非“廢物”。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有的人在稍微走動了下,就大汗淋漓,卻不知道為什麼,竟比平常人更容易流汗,下面一起盤點下為什麼那麼容易出汗。
引起多汗症的病因有很多,可因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多原因導致。一般來説,人體出汗很正常,但如果稍微動一下就一身汗,或在温度較低的環境中依然常常流汗,吃頓飯、做點事就滿頭大汗,稍一緊張也汗流浹背,就得當心多汗症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一、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從中醫角度來説,心臟對應汗,一吃飯就大汗淋漓,説明心臟的功能虛弱。要想緩解出汗多的症狀,就要增強心臟的功能,減少流汗,還要補津液,因為津液以汗的形式流失太多了,就要補回來。
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大都是偏胖的人,當然瘦的人也有,每個人都會出汗,或多或少。大家看到的出汗可能都差不多,但在中醫大夫眼裏,汗預示着很多東西,可以從汗的形狀、量、分佈看出很多門道。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二、氣虛和脾胃出了問題。
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汗出,這還預示着是由於素體表虛或者説是氣虛引起的,還可能是脾胃出了問題。一吃飯就大汗淋漓被中醫稱為飲食汗,飲食後隨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證,因正虛胃熱所致。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常見的出汗方式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衞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着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脱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脱的病人。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出汗多的解決方法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1、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勞累過度。
2、注意運動鍛鍊,增強身體素質。
3、注意飲食調理,古人説“藥補不如食補”。自汗者宜吃雞、鴨、魚、蛋、山藥、扁豆、羊肉、桂圓、狗肉等;盜汗者宜吃魚、甲魚、烏龜、蛤士蟆、豬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涼拌的菜餚;盜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儘量少飲或不飲酒。
5、控制自己的慾望。
6、多飲水,保持體內的正常液體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0 字。

轉載請註明: 動不動出一身汗不要認為天氣熱,是身體兩個部位發出的求救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