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詞叫"熊孩子",專門用來形容那些特別調皮搗蛋、愛闖禍、惹麻煩的孩子。
這些孩子往往沒有規矩意識,行為上衝動、我行我素,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孩子都會覺得頭疼。
其實"熊孩子"的背後也有"熊家長",正是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才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
網上曾有個20歲的大學生髮帖吐槽自己遇到的熊孩子,這位大學生是個
動漫迷
,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各種動漫手辦,他曾花高價從國外購買了一套絕版的手辦,放在自己的書架上,每天都會非常小心翼翼地拿起來欣賞。
一天親戚帶着自家5歲的兒子來串門,親戚的兒子一看就是那種特別調皮的小孩,看到什麼都要拿下來玩一玩。這位大學生和自己媽媽在客廳陪着親戚聊天,
沒想到親戚兒子自己鑽到了卧室,把書架上的手辦全都拿下來拆了個七零八落。當大學生髮現時氣的肺都要炸了。
他狠狠地訓斥了親戚兒子,沒想到親戚卻過來説:
"不就是一堆破塑料嗎,弄壞了我們賠給你。"當得知那堆塑料竟然價值20萬時瞬間傻了眼,沒想到自己兒子的"傑作"竟然那麼貴。
親戚愣了好半天才緩過神,可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網絡上,關於熊孩子的討論一直都存在。不是説人之初性本善嗎?可是為何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那麼多破壞的行為,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孩子成了熊孩子?
熊孩子形成的原因
1、天性使然
小孩子的
天性就是活潑好動並且好奇心強,對於周圍的環境會一刻不停地去探索
,很多行為看在大人眼裏可能是調皮、不聽話,但是孩子正是通過這些行為來感知自身與外界,並且從中不斷學習。
比如一歲左右的孩子會喜歡把手裏的東西扔到地上,大人撿起來後孩子又重複去扔,這是孩子在感知空間。還有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把遙控器放到水裏去洗澡,這是孩子在感知不同材質的物體之間的關係。再比如孩子把蟲子放到碗裏,把手機扔到魚缸等等,都是天性使然,父母不要因此就隨意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否則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2、引起關注
現在的很多年輕父母因為工作繁忙,很少會有時間整天陪伴孩子,要麼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孩子從小缺乏有效陪伴,
因此內心其實非常孤獨。孩子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就會用搞破壞、不聽話、搗亂等行為來引起關注。
很多孩子通過這樣的行為來引起了父母的關注,哪怕後果是被批評或者打罵,他們也會一直這樣做。因為即使這樣會捱打捱罵,也好過被父母忽視的感受。
3、父母溺愛、縱容
孩子的行為很多都是出於
好奇的天性,難免會做出一些違反規則的行為,這時父母雖然不能隨意批評,但是也要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產生規則意識,知道自己不可以為所欲為。
而如果父母一味地去縱容,孩子的行為不能得到約束,那麼後果就是成為一個自私、霸道,無法無天的熊孩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會被允許,任何不良行為都不會被制止,那麼孩子就會把任性妄為當做理所當然。"
如何改變熊孩子
1、父母的正確教育
父母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時間最久,孩子也會無時無刻不在模仿父母,因此父母的行為以及引導對於孩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應該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比如不隨手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隨意插隊等等,孩子看到了正確的做法,就會知道自己該怎樣做。
在孩子小時候應該儘量抽時間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一起做遊戲、讀書,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多欣賞和肯定孩子的優點。父母充分的陪伴與關注能讓孩子的內心更陽光,也會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缺乏關注去故意搗亂。
2、讓孩子體驗到該有的懲罰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小,不捨得讓孩子受到懲罰,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時,就必須承受相應的後果,這樣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惹麻煩,下次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兩歲前父母要做到無條件滿足,但是3歲之後就要開始管教,這時孩子如果做出錯誤的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如果在該管教的年紀不管,那麼等到青春期之後想管也晚了。
所以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且產生敬畏心,懂得不良行為會帶來哪些後果,從而學會約束自己。